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石溪学校教学常规管理自查报告石溪学校教学常规管理自查报告加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我校在上级教育管理部门的正确引导下,较好地完成了学校各项常规管理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管理1、组织建设。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的教育教学领导小组,各学科分设教研组,施行分层管理、分类提高,逐步推进,形成了规范的教育科研网络。2、制度建设。学校建立了教学工作检查制度、教学能力考核奖惩制度、听课评课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把理论学习、学科专业知识学习纳入学校常规工作。二、课程和教学计划管理1、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和课程计划我校严格按照教育部颁发的课程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无任意增减或删改课程课时现象。2、制定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每学期开学初通过召开领导班子会议、教研组长会议,反复讨论拟订《学校教学工作计划》。计划拟订后,经全校教职工会议通过,然后各教研组、班主任、科任教师围绕学校计划,拟订各类计划。3、计划制订。各任课教师及时拟订好学科教学计划和个人教学计划,按照规定的项目,措施也较为具体,有效规范了教学计划的拟订与撰写。三、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1、重视集体备课。认真备课是每位教师的职业底线,备课除了课前学习课标,课中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等常规之外,积极发挥同年级集体的智慧,加强集体备课。2、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主阵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从平时的听课检查中可以看出,很多教师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在课改春风的吹拂下,不断学习、模仿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大部分教师都能利用多媒体进行上课,逐步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一些桎梏,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推动着课改前进的步伐。大部分教师逐步重视教学反思,反思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想法、做法,学生在课内的反应情况及学生作业反馈等,能写一些实在的得与失。3、作业批改。教师根据年段要求、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设计课堂作业;作业批改及时,有的还采取等级加鼓励性评语,并做好批改后的反馈和补救工作。4、课业辅导。教师重视培优扶差工作,开学初每位教师都根据本班学生实际制定出辅导计划,课外辅导紧紧围绕提优转差这一总目标,既面向全体,又分层次进行个别辅导,做到因材施教,努力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5、考试考核。基础学科教师都能认真做好平时的单元检测,有一定数量的随堂检测,检测结束后,进行检测质量分析,并写出质量检测报告。6、听课。学校一直保持相互听课的好常规。行政干部随机听课,教师之间相互听随堂课。听课后必须研讨,关注教师课堂表现,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教导处负责做好教学常规的检查与落实工作。内容包括:备课、作业批改、听课、辅导、家庭作业量等,按课程表检查各班上课情况及教师上课行为。每学期分期中、期末两次进行业务检查,并将检查情况全校通报,督促做得不好的教师进行整改,检查结果与教师考核挂钩。四、取得的成绩通过全体教师和学生的努力,我们取得了满意的成绩。教师通过读书活动,丰富了知识,扩大了视野,提高了教育教学能力,撰写了读书笔记。家长学校评为萍乡市先进单位;学生在各方面得到了发展:周小忆同学获得物理竞赛三等奖,刘叶芬同学获得县数学竞赛一等奖,周小娟同学获得全国应用物理竞赛县一等奖;教师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赵金龙老师获得萍乡市说课比赛物理一等奖,获得萍乡市优质课比赛二等奖。我们不会满足于现有的成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寻找差处,查漏补缺,取长补短,发挥特长。我们坚信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再接再厉,让我们学校的教育教学更上一个台阶。石溪学校教学常规管理自查报告2017-04-2315:53|#2楼加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高,是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及党的十六大和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的决定,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学校基础教育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举措。按此举措,我校在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指导思想的正确引导下,坚持常规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较好地完成了学校各项常规管理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所做工作自查自评作如下报告:《石溪学校教学常规管理自查报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一、课程和教学计划管理1、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和课程计划教育部颁发的课程标准、课程计划,是学校施教的行动纲领。在此纲领下,每期开学初,我校组织全校教职工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政策,反复领会其精神实质,帮助教职工明确新形势下教改的目的和意义,把全体教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