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学界对日本近代中国学的迎拒的开题报告.doc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国史学界对日本近代中国学的迎拒的开题报告.docx

中国史学界对日本近代中国学的迎拒的开题报告.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史学界对日本近代中国学的迎拒的开题报告本文主要探讨中国史学界对日本近代中国学的迎拒现象,分析其原因和影响。一、迎拒现象的背景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开始了对中国的学术研究。由于中国当时处于半殖民地状态,教育文化相对落后,日本的学者很快就超越了中国的学术水平,成为当时亚洲最先进的学术大国。在中国晚清时期,大批青年学子赴日留学,吸取了日本的先进文化和学术知识。这些学子回国后,很快就成为中国近代化的推动力量。二、中国史学界对日本近代中国学的迎拒1.迎接初期,中国的历史学家对日本的学术成就非常欣赏,认为日本的学术理论深刻,研究方法严谨,领先于当时的中国。他们希望通过研究日本的学问成就,推动中国自己的现代化进程。2.拒绝后来,随着新式学堂成立和学生増多,中国人开始认识到日本学问中存在一些不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问题,如日本学者对中国历史进行的一些错误解读,以及忽略中国民族情感和文化特点。中国人因此开始拒绝接受日本学问,甚至发展了一种排斥和抵制日本文化和企业的心态。三、迎拒现象的原因和影响1.文化差异。中日两国文化不同,对待历史和文化的态度也不同,因此对于同一历史事件或文化现象,中日两国的学术研究结果可能有所不同,影响了两国之间的学术交流。2.政治因素。两国之间历史上曾经历过战争和殖民地统治,政治关系复杂,曾经形成一定的政治敌对态势。这也影响了两国之间的学术交流。3.文化自豪感。从文化层面上看,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抱有特殊的自豪感,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是亚洲文化的发源地,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这种自豪感使得中国人对外来文化保持着一定的理性思考和审慎态度。4.互相借鉴。不仅中日两国学术界存在着迎拒现象,在各个领域之间也有类似的现象。中日两国学术界应该在既有自身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对方的学问成果,达到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效果。总之,中日两国的学术交流,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和学问的交流,还包含着历史和文化的交流,需要双方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态度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