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一、船舶在营运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特殊的大气环境污染问题,通常(tōngcháng)表现为:(1)运输散装货物的船舶在港口储存和转运过程中易产生粉尘和石油及化学品蒸气,从而对港口附近局部区域大气环境产生明显不利的影响;(2)船舶发动机以及锅炉等设备燃烧燃料后的废气排放污染,该污染物质的长期(chángqī)排放造成的大气污染后果严重,随船舶的航行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了流动的污染源;(3)船舶目前使用的含氯氟烃(氟利昂CFCs)及其它卤化物的制冷剂和灭火剂,由于技术性或事故性的泄漏而对大气环境的长期(chángqī)危害;(4)船舶所承运的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扩散而造成的大气污染。第二节公约及法规关于防止船舶大气污染的要求为了有效控制和防止船舶对大气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国际海事组织(IMO)在1995年9月召开的IMO第37次环保会(MPEC37)上,在MARPOL73/78国际公约原有的5个附则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附则Ⅵ—防止船舶大气污染规则,并于1997年正式通过。该附则是任选附则,其生效(shēngxiào)条件是要有不少于15个国家参加,该15国所拥有的商船队的总吨位之和不少于世界商船总吨位的50%。按IMO秘书长提供,萨摩亚于2004年5月18日加入MARPOL73/78的1997年议定书(附则Ⅵ大气规则(guīzé))。该议定书、附则Ⅵ达到生效条件,即2005年5月19日后,议定书生效,2006年8月23日在我国生效。我国《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也于1997年开始实施。严格履行国际公约中所规定的义务,贯彻和落实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加强船舶营运环境的规划和管理,研究适合我国具体情况的技术和对策,是防止和控制船舶造成大气污染的坚强保证。,第六节粉尘污染及其防治措施一、粉尘污染情况散装船舶在装卸—转运—储存过程中而产生的、易于粉尘散发的主要物质是:煤炭(méitàn)、散粮、矿石、散盐、散化肥、砂石、散木材等。其中煤炭(méitàn)、散粮、矿石是主要的三大固体散货,由此产生的粉尘污染问题比较严重,主要是发生在船舶的装卸港口,污染严重时会造成港口附近局部区域空气混浊、能见度下降。港内最易产生粉尘的环节有:(1)各种装卸机械联合作业转接处高差落料细微颗粒随风飘扬;(2)装卸机械在舱口处抓斗抓放、起吊提升、漏斗落料、皮带机转接输送;(3)斗轮机堆料取料,皮带机入库或下放装船(4)堆场堆料表面随风扬尘;(5)残留物清扫扬尘。粉尘的扩散速率与气流脉动速度、空气稳定度、悬浮高度、粒径大小、比重、湿度(shīdù)、货种、地表状况、装卸工艺设备、作业情况等多种因素有关。煤炭、矿石港口的装卸工艺大多为露天装卸和堆存,因此装卸存储方式、工艺设计环境保护水平、物料特性(如:粒度分布,含水量等)和气象因素是决定粉尘污染程度的关键因素。目前的港口设计一般能够做到:在皮带机转接处加以局部半密封,皮带输送机加防尘罩。散粮装卸工艺大多为密闭装卸和筒仓储存。当设备密封性差、吸尘系统出现故障时,由于粮食粉尘含水量低、比重轻,所形成的积尘极易构成(gòuchéng)二次扬尘。二防止粉尘污染的措施目前防止港口粉尘污染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湿法防尘湿法防尘主要是对堆场喷水已达到防尘目的。煤炭和矿石表面若含水率高、湿度大,则起尘率减少。当表面含水率超过6%时,可保证基本不起尘;其次,喷水水雾与扬尘结合,增加了粉尘重量和微粒相互间的粘结,促使扬尘迅速沉降。由于具有控制起尘和抑制扬尘双重作用,因此喷水除尘(chúchén)的除尘(chúchén)率一般可达80%。为提高喷水降尘效率,一般要求水雾液滴与粉尘颗粒粒径相等或接近,这样更利于他们之间的粘结。水滴太大,比表面过小,则与粉尘结合率小;水滴太小则易于蒸发而起不到降尘作用。喷水除尘优点:简单易行,投资少,效果好,维修使用方便。喷水降尘缺点:用水量大,海港均由城市(chéngshì)供水管网供应生活用水,因此单靠生活用水难以满足要求。其次,北方港口冬季无法解决防冻问题,因此将近3个月喷水设备不能运行和使用,达不到要求。此外,喷水防尘易使排水变黑,形成二次污染,而且也会不同程度地造成物料流失。近年来在喷水降尘基础上,发展出各种各样的除尘方式,均比常规除尘效率高。1.磁化水除尘把水通过强度为2200奥斯特的强磁场后,使水磁化,可提高喷水降尘效率。磁化水流速为0.3—0.5m/s,降尘效率最高。对煤炭粉尘可以提高降尘效率2.8倍,对矿石粉尘可提高2—3倍。2.湿润剂除尘湿法作业主要用水除尘,但粉尘都有不同程度的疏水性,且不易被水湿润,因而降低了除尘率。添加剂的使用(shǐyòng)使得物料表面张力减小,湿度增大,起尘量减小。对港口供水不足或当气象条件受到限制时,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