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从业资格《金融市场基础知识》高频考点.docx
上传人:春波****公主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证券从业资格《金融市场基础知识》高频考点.docx

证券从业资格《金融市场基础知识》高频考点.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证券从业资格《金融市场基础知识》高频考点证券从业资格《金融市场基础知识》高频考点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是由中国证券业协会负责组织的全国统一考试,证券资格是进入证券行业的必备证书,是进入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上市公司、投资公司、大型企业集团、财经媒体、政府经济部门的重要参考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证券从业资格《金融市场基础知识》高频考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货币政策的概念、措施及目标1.货币政策的概念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包括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2.货币政策的措施(1)控制货币发行。(2)控制和调节对政府的贷款。(3)推行公开市场业务。(4)改变存款准备金率。(5)调整再贴现率。(6)选择性信用管制。(7)直接信用管制。(8)常备借贷便利。3.货币政策的目标最终目标:稳定物价、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平衡国际收支。操作目标:主要是基础货币、存款准备金。中介目标:主要是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主要是货币供应量。货币政策工具的种类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达到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手段。1.常规性工具常规性工具或称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指中央银行所采用的、对整个金融系统的货币信用扩张与紧缩产生全面性或一般性影响的手段,是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操作等。2.选择性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信贷或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而采用的工具,以某些商业银行的资产运用与负债经营活动或整个商业银行资产运用与负债经营活动为对象,侧重于对银行业务活动质的方面进行控制,是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必要补充。常见的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1)消费者信用控制。(2)证券市场信用控制。(3)不动产信用控制。(4)优惠利率。3.补充性工具补充性工具主要包括:(1)信用直接控制工具。信用直接控制工具指中央银行依法对商业银行创造信用的业务进行直接干预而采取的各种措施,主要手段有信用分配、直接干预、流动性比率、利率限制、特种贷款等。(2)信用间接控制工具。信用间接控制工具指中央银行凭借其在金融体制中的特殊地位,通过与金融机构之间的磋商、宣传等,指导其信用活动,以控制信用,其方式主要有窗口指导、道义劝告。4.新工具新型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常设借贷便利(SLF)、中期借贷便利(MLF)等。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1.货币传导机制的理论(1)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M→r→I→E→Y其中,M为货币供给,r为利率,I为投资,E为总支出,Y为总收入。(2)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M→E→I→Y其中,M为货币供应量,E为支出,I为投资,Y为收入。(3)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P→W→C→Y其中,P表示资产(股票)价格,W表示财富,C表示消费,Y表示总收入。(4)托宾Q理论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供应↑→股票价格↑→Q↑→投资支出↑→总产品↑2.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20世界90年代以来,我国初步形成了中央银行→货币市场→金融机构→企业(居民)的传导体系,初步建立了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介目标→最终目标的间接传导体制。货币政策的传导途径:(1)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2)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到企业、居民等非金融部门的各类经济行为主体。(3)从非金融部门经济行为主体到社会各经济变量,包括总支出量、总产出量、物价、就业等。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1.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现状从20世纪90年代发展至今,我国资本市场已由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两部分构成。其中,场内市场的主板(含中小板)、创业板(俗称“二板”)和场外市场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俗称“新三板”)、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证券公司主导的柜台市场共同组成了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2.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必要性中国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意义在于:(1)有利于满足资本市场上资金供求双方多层次化的要求。(2)有利于提供优化准入机制和退市机制,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3)有利于防范和化解我国的金融风险。3.中国多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