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攻克四川德阳外国语学校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综合测试.docx
上传人:是你****韵呀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7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考点攻克四川德阳外国语学校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综合测试.docx

考点攻克四川德阳外国语学校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综合测试.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考点攻克四川德阳外国语学校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图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B.C.D.2、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活性炭吸附异味B.干冰作制冷剂C.稀有气体作保护气D.金刚石切割玻璃3、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运动B.架在高处的铜导线夏季变得比冬季长——原子体积随温度的升高面变大C.肉眼看不见空气中的氧分子——分子很小D.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是化学变化——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4、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如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验前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白磷的作用是消耗试管中的氧气C.白磷熄灭、试管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D.最终试管内的液面降至40ml刻度线处5、我国向世界承诺,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下列行为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A.使用新技术提高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B.研发新工艺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化工产品C.植树造林扩大绿化面积D.露天焚烧垃圾6、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B.化石燃料是可再生能源C.生活中通过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D.走过花圃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7、分类法是我们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空气B.医用酒精C.氮气D.海水8、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气体膨胀B.食物的腐败C.金属的冶炼D.蜡烛的燃烧9、碳元素是生活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元素,下列关于含碳元素的物质描述不正确的是A.书写档案用碳素墨水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B.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C.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化学变化D.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10、下列关于CO2和CO的说法正确的是A.CO2和CO都会使人中毒B.CO2在加热条件下能还原氧化铜C.CO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D.CO2和CO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构成不同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空气是我们熟悉的物质。(1)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是因为氧气能______。(2)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______。(3)用微观示意图表示空气的主要成分,下图中最合理的是______(填序号)。资料: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分子个数之比。A.B.C.D.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硫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2)碳在高温下和二氧化碳反应:___________。3、下图是硫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及部分粒子结构示意图。(1)硫元素属于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2)原子结构示意图B中x的数值为_________,写出C粒子的化学符号_________。(3)A和B两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从原子结构上看是因为________相同。4、碧水蓝天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生活环境,水和空气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水和空气资源,推进社会发展与进步。(1)自然界中的水含有较多杂质,净化过程中加入活性炭,是利用其______性;(2)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它成分忽略不计,如图可表示空气组成微观模型的是______(填标号);A.B.C.(3)下列有关水和空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A.地球上水的总储量很大,但淡水资源并不充裕B.充分利用太阳能、氢能等清洁能源可减少酸雨、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的发生C.目前计入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污染物中已包括了二氧化碳D.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21%(4)下列图标,属于“国家节水标志”的是______。A.B.C.D.5、某化学小组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填“大”或“小”)。(2)将一根小木条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现象如图,由此可知、蜡烛的______(填”外焰”、“内焰”或“焰心”)温度最高;(3)为了验证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同学们将一个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却发现烧杯底部出现了大量黑色固体,下列同学的做法不正确的是______。A.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B.请教老师,了解生成黑色固体的原因C.上网查蜡烛资料,探究黑色物质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