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目的要求内容二、粉尘对人体的致病作用按病因,分为:矽肺:长期吸入含游离二氧化硅较高的粉尘硅酸盐肺:长期吸入含结合型二氧化硅的粉尘如石棉、滑石、云母等炭尘肺:长期吸入煤、碳黑、石墨、活性炭等粉尘混合性粉尘肺:长期吸入含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和其他粉尘金属尘肺:长期吸入某些致纤维化的金属粉尘如铝尘等四、游离二氧化硅粉尘与矽肺(一)影响矽肺发病的因素1、肺内粉尘蓄积量与矽肺发生有密切关系2、粉尘中游离SiO2的含量和类型实验证实,矽肺的发生与否和严重程度与游离SiO2含量有密切关系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越高,发病时间越短,病变越严重。在游离SiO2含量>10%的粉尘环境中工作,才称为矽尘作业晶体结构不同,致纤维化能力不同结晶型>隐晶型>无定型在结晶型游离SiO2中鳞石英>方石英>石英>柯石英>超石英3、混合性粉尘的联合作用实际工作场所接触的粉尘多是混合性粉尘,如采铁矿:游离SiO2、铁、氧化铝、镁、磷煤矿:游离SiO2、煤钨矿:游离SiO2、钨、锰、铁因此,必须考虑混合性粉尘的联合作用游离SiO2+氟、镁、铬4、工人的个体因素和健康状况健康状况(尤其呼吸系统病,如肺结核、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年龄(童工、女工过敏性增高,年老免疫功能和抵抗力下降)文化水平(与自我保护能力有关)矽肺发病时间矽肺一般发病需要5~10年,多在15~20年速发型:1~2年发病“三高”(浓度、分散度、游离SiO2含量)晚发型:短期内接触高浓度粉尘,脱尘若干年后发病(二)发病机制游离SiO2如何造成肺组织纤维化,国内外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近几年已深入到分子水平,但确切的机理尚不清楚。吸入的游离SiO2,以直径<5µm、为四面体结构的结晶型颗粒具有较强的致病能力。多数学者较一致认为:矽尘与AM间的相互作用是矽肺发生的关键;AM生物膜被破坏是发病的起点;(三)临床表现2、X线胸片表现矽肺的X线胸片表现是矽肺病理改变在胸片上的反映。⑴圆形小阴影:致密阴影,形态呈圆形或类似圆形,长径≤10mm。p、q、r三种类型。早期出现在中下肺区,以后可波及上肺区。⑵不规则小阴影:致密阴影,形态不规则,多为条状或网状,宽≤10mm。分为s、t、u三种类型。早期出现在中下肺区,以后可波及上肺区。⑶大阴影:直径或宽度大于10mm的致密阴影,形状为块状或长条状。多见于上、中肺区。双侧出现时多呈八字形。是晚期矽肺重要的X线表现。在小阴影聚集未形成致密块影之前,X光胸片上可能表现“斑、片、条”或“发白区”影像。⑷胸膜改变:部分病例出现胸膜广泛性粘连增厚,肋膈角变钝,膈胸膜粗糙,“天幕状”影像。⑸肺气肿:可表现为弥漫性、局限性、灶周性、泡性气肿,肺损害重者可出现肺大泡。⑹肺门、肺纹理改变:肺门增大,肺纹理增粗,肺门淋巴结蛋壳样钙化。3、肺功能的变化肺功能:是矽肺患者劳动能力鉴定的必需指标。早期肺功能变化不明显。随着病变进展,可出现用力肺活量(FVC)下降,一秒用力肺活量(FEV1)下降,残/总比增加(RV/TLC),弥散功能(DLco)下降。5、并发症矽肺与并发症相互促进,一旦出现并发症,病情进展加剧,甚至死亡。①肺结核是最主要的并发症。矽肺并发结核死亡占矽肺死亡的20%~60%%,是矽肺的主要死因。②肺部感染:支气管狭窄、引流不畅、肺巨噬细胞大量消耗,肺部易发生感染而不易控制。如肺炎,脓性支气管炎。③肺心病:肺纤维化→阻力增加→心脏负担加重→肺心病④自发性气胸为边缘性肺气肿或肺大泡破裂,咳嗽,用力→肺内压↑。特点是反复发作(四)诊断1、诊断原则(依据)前提:职业史,确切的生产性粉尘接触史、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资料依据:技术质量合格的高千伏X线后前位胸片对照:国家尘肺病诊断标准片小阴影总体密集度至少达到1级,分布范围至少达到2个肺区结合:动态观察资料(即受检者的系列胸片)和矽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即该单位的矽肺发病情况)参考:临床表现、实验检查排除:其它肺部类似疾病,如急性和亚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肺癌等。2、诊断标准:《尘肺病诊断标准》GBZ70-2009(2009.11.01实施)小阴影的密集度、分布范围、大阴影观察对象:三期壹期贰期叁期(五)治疗:无特效治疗方法①原则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相结合,加强抗病意识积极对症治疗,防治并发症②抗矽肺药物克矽平(P204)、柠檬酸铝:改变石英表面性质汉防己甲素、矽宁:减少巨噬细胞释放生物活性物质,减少肺表面活性物质羟基哌喹、磷酸哌喹: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六)尘肺患者的安置原则1.尘肺一经诊断,应调离接尘作业2.劳动能力正常或轻度减轻者,安排在非接尘区从事劳动强度不大的工作。3.劳动能力显著减退者,可安排在非接尘区做力所能及的工作,进行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