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 三严三实.docx
上传人:是你****优呀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曾国藩 三严三实.docx

曾国藩三严三实.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曾国藩三严三实曾国藩三严三实8月10日,在财政干部素质提升班上,湖南大学李兵教授就“三严三实”与曾国藩的做人、做事、做官等方面,从另一个角度来深入学习理解“三严三实”,给我们上了一场生动的一课。一、曾国藩是“内圣外王”的标本性人物曾国藩(1811-1872年),理学家,晚清重臣,湘军创立者和统帅,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曾国藩做为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率领湘军残酷镇-压太平天国,保住了封建腐朽的大清王朝;他“匡救时弊”、整肃政风、学习西方文化,使晚清出现了所谓的“同治中兴”;他克己唯严,崇尚气节,标榜道德,身体力行,获得了上下一致的拥戴;他的文章兼收并蓄,博大精深,是近代儒家宗师,实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立功、立德、立言的事业。后人对曾国藩的评价见仁见智,褒贬不一,毁誉参半。因挽救了清廷的颓势,使封建腐朽的大清王朝又延长了60多年,被称为“中兴第一名臣”、“中国历史上最著名人物”;因帮助清廷镇-压太平军、捻军,被称为“汉-奸”、“刽子手”、“曾剃头”;因向洋人卑躬屈膝,被称为“卖国-贼”。可以说对曾国藩“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二、曾国藩的做人、做事、做官的“严”和“实”(一)、严以修身作为一个在政坛上极为成功和耀眼的大人物,曾国藩区别于其他政客最为显著的地方,就是非常注重完善自己人格的修炼,以此促进仕途的建立。他一生遵循着“内圣外王”的儒家思想,对内修身养性,对外力图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梦想,守笃实,戒机巧,守强毅,戒刚愎;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兢兢业业,在自己的道德修养上一刻也不敢放松,所以他的人品得到了世人的好评。——良好的道德品格是立身处世的根本曾国藩最为尊崇的孔圣人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意思是说:品德不加以修养,学问不加以钻研,听到了义却不能遵循去做,不对的地方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忧惧的。曾国藩也和平常人一样,有着自己的不良习性。但他与别人不同之处就在于:一旦当他意识到自身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就会通过不断自励,严格限制自己,来改掉不良习惯,不断完善自身的品德修养。他认为,任何人在面临各种人生处境中,都应通过“真心诚意”的德性修养,最终达“民胞物与”的崇高道德境界。对于修身养德,在数十年的身体力行中,他多有体悟,他的很多理念和做法,至今仍值得我们借鉴。曾国藩终生手不释卷,枕书而眠,尤以散文创作成就著称,著多篇经典范文,可谓字字珠玑、句句精妙。《曾国藩家书》中留存家书1400多封,内容极为广泛,大到经邦纬国,小到人际琐事,充分反映了传统儒学的为人立世之道,表漏了曾国藩的精神、人品。——勤奋和坚持能够弥补先天智慧的不足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但他小时候天赋却并不高。国学大师梁启超评论他,跟同时代的豪杰相比,他是个智商低下的人。他给自己的孩子在家书中,说自己年少时在同辈中是“愚陋之至”——就是说是最笨的。民间流传这样一个故事:1825年一个晚上,14岁的曾国藩在家读书,一篇《岳阳楼记》不知读了多少遍,就是背不下来。一个贼潜伏在屋檐下,想等他睡了偷点东西。可是等啊等,他就是不睡,贼听着都会背了,他还是翻来覆去的背那篇文章。贼实在忍无可忍,推门进去,把书夺来丢在地上说:“这种水平还读什么书?”说完随口把那篇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背书背不过贼的曾国藩,读书勤奋,坚持不懈,靠着非凡毅力和超人付出,成就了维护封建王朝统治的大事业。(二)、严以用权《淮南子·主术训》中有一句话:“智欲圆而行欲方。”就是说,既要中庸、圆滑,同时又不能失正气、骨气和品德,要有自己独立的个性。曾国藩在腐朽的封建王朝中为官,但他却做到了不趋炎附势,不随波逐流,不贪不腐,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操守坚定,摆正官、权、名、利的关系曾国藩很早就立下了不靠做官发财的铮铮誓言,实际上,他始终把握住了一条,那就是:绝不把公-款放进自己包中。他在家信中说一生积蓄是1.8万两白银。有句话说清朝的腐-败:“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他为官30多年,最后官居一品,他的积蓄充分说明了他的廉洁。曾国藩打败太平天国后,手握重兵,许多手下建议他一举消灭满清,让曾国藩称帝。但他毫不犹豫的否决了这个建议。作为权臣,在功高震主之下仍能身名俱泰,关键在于他熟读史书,树立了正确的从政观,看淡权利的得失。——真心爱民,关心人民疾苦曾国藩认为,养民是为民,做官也是为民。当官不为民着想,那是让人深恶痛绝的事情。为民不是一句空话,更不是做几件事情摆摆样子就可以了。而是要全身心地投入,真心实意地去爱。“爱”字中间有一个“心”字,所以,爱民就要出于真心。曾国藩为官期间,体恤爱民,亲自了解民间疾苦,多次为民请命,减免税赋。1851年12月28日,他对人民疾苦向咸丰帝上了一份奏折,提到了造成人民疾苦的主要原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