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教材分析.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2.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1年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教材分析.pdf

2021年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教材分析.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1年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分析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一、单元概述本单元属于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学习内容,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课程标准中“在太阳系中,地球、月球和其他星球有规律地运动着”的大概念。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在本领域的知识结构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来自课程标准中的5~6年级的下列相关学习内容。13.1.1知道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地轴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与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3.1.2知道地球自转轴(地轴)及自转的周期、方向等。13.2.1知道正午时物体影子在不同季节的有规律的变化。13.2.2知道四季的形成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有关。本单元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突出了地球空间领域的学习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系统而深入地采用模拟实验、查阅资料、实际观测、建构模型等主要探究方法,特别强调学生在探究中不断建构和修改自己的解释模型,有助于学生科学概念与科学探究双螺旋协同发展。在“昼夜交替成因”“谁先迎来黎明”“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等主题研究中,都强化了这样的学习特点。具体如下面的“探索昼夜交替成因”的学习模型图。二是提供了有助于学生认知发展的学习工具。在学习单元新知之前,引导学生用概念图对相关的已知进行分析、整理,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问题;在单元学习结束之后,引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地球运动的认知模型。本单元共7课第1课“我们的地球模型”,作为单元的起始课,为了让学生奠定后续学习的基础,教师将带领学生回忆地球相关知识,并在分析整理原来认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找到硏究方向。本课中,为了培养学生用模型表达已有知识的能力和提高学生读懂模型的能力,将安排各种探究活动,如制作各种地球模型,观察、分析各种地球模型。第2课“昼夜交替现象”,关于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每名学生都有机会真正提出、检验和修正自己的解释。学生将在教师的组织下充分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然后通过模拟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是否能产生昼夜交替。学生会发现有很多假设都能形成昼夜交替现象,面对这样的结果,学生需要分析假设的相同与不同,通过反思和研讨,发现解释昼夜交替成因的关键在于明确地球运动的特点。第3课“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延续上一课的探究。学生将通过对比阅读历史上关于地球运动的经典学说,知道地球的运动状态是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根据地球的运动特点,学生再次进行模拟实验验证是否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并最终建立昼夜交替的解释,用连续组图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解释第4课“谁先迎来黎明”,学生认识到了地球在自转且自转形成昼夜交替现象,本课将依托“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研究地球的自转方向。学生需要先确定北京和乌鲁木齐的地理位置,然后用拉圆圈的方法模拟地球自转,发现不同的自转方向会导致不同的结果,进而从生活实例中感知相对运动的原理,利用“太阳东升西落”这个可视的证据,推理出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第5课“影长的四季变化”,学生将在第5、第6两课中,研究学习地球公转的特点以及公转产生四季变化。本课将引导学生了解古人如何观察日影的四季变化规律,然后组织学生通过制作简易圭表,利用圭表根据四季太阳高度不同,模拟测量日影的变化,并通过记录、统计、分析数据得出四季影长的规律。同时,本课还安排了时间长度为一年的持续测量活动,希望学生能实证影长的四季变化规律。第6课“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在了解四季变化之后,提出“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有关系吗?”的研究问题,这是一个非常恰当的时机。本课将引导学生观察公转模型图片,了解地球公转的相关知识,然后进行模拟实验,把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相关特征表达在地球运动模型上。教科书紧接着提供地球公转的数据和图片等更多信息,让学生通过推理,纠正“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太阳与地球距离远近不同是形成四季变化的原因”的错误观点。第7课“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学生将通过网络查找、阅读资料,了解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对生物产生的影响,然后再进行交流、汇报学习成果,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提高获取、处理、表达信息的能力。最后,本课将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总结本单元中学习到的地球运动相关知识。二、单元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地球由地核、地幔、地壳以及大气层组成,地球表面主要由海洋和陆地组成。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自转,自转一周24小时,形成了昼夜交替和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圭表是中国古代测量正午时刻的日影长度的天文仪器。正午时,物体影子在不同季节有规律地变化。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太阳公转,周期是1年,公转时地轴倾斜角不变,公转过程中产生四季变化。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影响着生物的生长与生活。科学探究目标学会使用模型和思维导图等表达已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