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器视觉的嵌入式道岔缺口检测系统应用的中期报告.docx
上传人:快乐****蜜蜂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KB 金币: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基于机器视觉的嵌入式道岔缺口检测系统应用的中期报告.docx

基于机器视觉的嵌入式道岔缺口检测系统应用的中期报告.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基于机器视觉的嵌入式道岔缺口检测系统应用的中期报告一、项目背景和目的道岔是铁路交通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保障了铁路列车的正常运行,道岔的可靠性问题一直是制约铁路运输安全的难点问题之一。道岔缺口作为道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列车运行是否顺畅,因此,检测道岔缺口是否合格也是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的一个关键问题。检测道岔缺口的方法有很多种,但由于道岔场地多为户外,其存在自然光照以及环境干扰等复杂情况,给传统的人工检测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采用机器视觉技术来实现自动化检测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本项目的目的就是基于嵌入式机器视觉技术,实现道岔缺口的自动检测,提高检测效率、可靠性和准确度。二、近期工作进展在前期项目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已经完成了以下工作:1.硬件平台的搭建我们选择了两种不同的开发板进行测试:一个是基于Linux系统的西门子DRIVE-AGX,另一个是基于Zynq系统的ADIADIZCU104。对这两种开发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比较。目前我们已经确定了采用ADIADIZCU104作为硬件平台,因为其具有良好的性能和适配度,可以满足我们的需求。2.软件平台的搭建我们选择了OpenCV作为图像处理的主要框架、C++语言作为编程语言,使用Vivado进行开发板的驱动。3.算法的选择和实现目前我们已经初步选择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卷积神经网络(CNN)算法来完成缺口检测任务。我们使用了TensorFlow和Keras框架来实现CNN网络,并进行了预处理和训练集等相关工作。4.数据集的收集和标注我们在实际铁路场地进行了一些数据集的采集工作,并利用标注工具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了标注和筛选。目前数据集共有3000张图片,其中2500张用于训练,500张用于测试。数据集的具体情况如下:总图片数:3000训练集:2500测试集:500我们还计划进一步扩充和优化数据集,以提高算法的准确度。5.前端界面的搭建我们目前已经初步设计了整个系统的前端界面。通过这个界面可以实时显示检测过程和结果,并提供了控制参数等设置选项。三、下一步工作计划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我们的下一步计划是:1.深度学习算法的优化和调试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CNN网络的初步实现,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将继续优化算法,提高准确度和检测效率,并通过更多的实验来验证其可靠性和实用性。2.系统的整合和测试在算法优化的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整个系统的各个模块,进行综合测试,并优化整体性能。我们将会多次测试和修改,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算法和系统的可靠度和准确度。3.成果撰写和总结在项目结束后,我们将会撰写完整的技术文档和科研论文,并对整个项目进行总结和归档,以便为后续研究提供经验和参考。四、项目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在项目开展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1.数据集的多样性和真实性我们在现场采集数据集时,受到了环境、设备和时间等因素的限制,数据集存在一定偏差和不足。我们将会继续采集、筛选和标注数据集,提高数据集的多样性和真实性,以提高算法的鲁棒性和适用性。2.算法的准确度和稳定性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算法的初步实现和测试,但效果和稳定性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我们将会通过反复测试和修改来优化算法,以达到更高的准确度和稳定性。3.系统的集成和适配硬件和软件的不同阶段的集成和适配,也是项目中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和挑战。我们将会继续优化和完善系统的各个模块,通过不断的测试和调试,提高整体性能和适应性。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团队协作、不断优化算法和系统,力争达到预期目标,为铁路交通安全和智能化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