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吴下方言考》研究的任务书任务书一、任务背景吴语是汉语方言之一,流通于江苏、浙江、上海、安徽等地,被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和研究。其中,吴语的方言变异和演化是吴语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在众多的吴语方言研究中,《吴下方言考》是一部经典之作。本次研究旨在通过对《吴下方言考》的研究,了解吴语方言的历史演变和各地方言的特点,为吴语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二、研究内容本次研究的核心内容包括:(一)《吴下方言考》的概述与背景分析:通过对《吴下方言考》的作者、出版背景、写作目的和内容特点等方面的分析,了解该书的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意义。(二)吴语方言的历史演变:通过对《吴下方言考》的各章节内容的分析和比较,了解吴语方言的历史演变过程,探究方言变异的原因和规律。(三)各地方言的特点:通过对《吴下方言考》中各地方言的调查和比较,了解各地方言的特点和差异,揭示方言的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的变化和特征。三、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采用多重研究方法,包括:(一)文献研究方法:系统了解《吴下方言考》作者、出版经历等,并对书中的关键章节和内容进行分析和比较,系统梳理吴语方言的历史演变和各地方言的特点。(二)问卷调查方法:通过对吴语使用者的调查问卷,了解吴语方言在不同年龄、地域、性别和教育水平的使用情况,并对吴语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判断。(三)实地调查方法:通过实地走访吴语使用者和各地方言使用区域,进行实地调查和采访,了解吴语方言的生态环境和心理因素等,为研究吴语方言提供更加全面、真实的数据。四、研究意义本次研究的意义在于:(一)完善吴语方言的历史演变和各地方言的特点,为中国民族语言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参考和借鉴。(二)为当地民间文化的发现和挖掘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持,为当地方言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政策性建议。(三)推广和普及吴语和现代语言学知识,提高公众对吴语和多元文化的认知和尊重。五、研究计划本次研究的时间安排为6个月,具体计划如下:第1个月:文献调研,撰写《吴下方言考》的概述和背景第2-4个月: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并进行初步分析和整理第5-6个月:撰写研究报告和发表论文六、预期结果(一)研究报告:系统阐述吴语方言的历史演变和各地方言的特点,提出建设性意见和措施。(二)发表论文:将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为吴语研究和中国方言研究做出贡献。(三)学术交流:在国内外相关的学术会议或学者间进行交流和分享,提高研究成果的影响力和可推广性。七、参考文献[1]肖云芳.吴下方言考的学术价值[J].吴方言,2012(04):4.[2]邢海.《吴下方言考》人物高超与语言真实性[J].吴语学刊,2012,(03):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