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CC系统性能分析及关键设备优化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IGCC系统性能分析及关键设备优化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IGCC系统性能分析及关键设备优化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IGCC系统性能分析及关键设备优化研究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环保和能源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煤炭等传统能源的利用和清洁化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方向。铁氧化物还原气化(IGCC)技术是目前国际上广泛采用的利用煤炭等固体燃料的清洁高效途径,具有高效利用煤炭、清洁低碳、高效发电等优点,深受各国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关注。IGCC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多品种、多环节的系统,由多个单元组成。其中关键设备包括煤气化炉、冷却塔、蒸汽轮机、燃气轮机等。IGCC系统的性能分析及关键设备优化是IGCC系统建设和应用中的关键问题。通过建立IGCC系统的数学模型和进行仿真计算,可以对系统的性能进行分析,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通过关键设备的优化设计,可以提高设备效率并降低运行成本,实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将系统性能分析与关键设备优化结合起来,旨在深入探究IGCC系统的建设与应用,为推进清洁煤炭利用做出贡献。二、研究内容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建立IGCC系统数学模型。对IGCC系统进行建模,包括煤气化炉、冷却塔、蒸汽轮机、燃气轮机等关键设备模块,以及能量转化、控制逻辑、传输损失等模块,实现对整个系统的全面描述,为后续仿真分析提供依据。2.分析IGCC系统的性能。通过数学模型,对IGCC系统的关键性能指标进行计算和分析,包括电能发电效率、二氧化碳排放量、化学品消耗量等,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3.优化关键设备。对煤气化炉、冷却塔、蒸汽轮机、燃气轮机等关键设备进行优化设计,提高设备的能效和稳定性,降低运行成本,实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4.实验验证。通过搭建实验室模型,验证数学模型的可靠性和仿真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技术路线:1.文献调研和桌面研究。对IGCC系统的基本原理、技术路线、关键设备和优化技术进行研究,了解国内外研究进展和最新成果,为后续工作提供基础。2.建立IGCC系统数学模型。采用物质平衡、能量平衡、动量平衡等原理,建立IGCC系统的数学模型,包括各个单元的计算模型、环节之间的联系和能量物质平衡方程式等。3.仿真计算和性能分析。通过对建立的IGCC系统数学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对系统的性能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价,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4.优化设计。对煤气化炉、冷却塔、蒸汽轮机、燃气轮机等关键设备进行优化设计,采用MATLAB等软件进行建模和仿真,提高设备的能效和稳定性,降低运行成本。5.实验验证。在研究实验室搭建实验系统,验证数学模型的可靠性和仿真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四、预期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1.建立IGCC系统的数学模型。2.分析IGCC系统的性能,提出解决方案。3.对IGCC系统的关键设备进行优化设计,提高设备效率,降低运行成本。4.实验室模型的建立和验证,检验数学模型的可靠性和仿真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五、研究计划本研究预计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前期资料收集和文献调研,熟悉IGCC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路线,掌握前人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明确本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2.建立IGCC系统的数学模型,包括各个单元的计算模型、环节之间的联系和能量物质平衡方程式等。3.对建立的IGCC系统数学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分析系统的性能指标,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4.对煤气化炉、冷却塔、蒸汽轮机、燃气轮机等关键设备进行优化设计,提高设备效率,降低运行成本。5.在实验室搭建实验系统,验证数学模型的可靠性和仿真计算结果的准确性。6.论文撰写和论文答辩准备。六、参考文献[1]郭凯华,李海岸,杨艳辉.基于OPNET的煤气化发电系统仿真[J].能源与环境保护,2009(1):13-17.[2]褚书功,刘芳芳,王东.铁氧化物还原气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前景[J].化工进展,2008(7):1376-1381.[3]焦士杰,黄松,赖淼,等.燃煤联合循环发电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动力工程学报,2009(11):858-864.[4]王锋锋,唐晓峰,赵佰群.基于能量平衡的IGCC系统能量优化控制[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0(9):75-78.[5]邓永红,李庭莉,陆慧,等.煤气通道分块燃烧中的建模与数值模拟[J].热能动力工程,2010(6):49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