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的麻醉体会.docx
上传人:一吃****仕龙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浅论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的麻醉体会.docx

浅论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的麻醉体会.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论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的麻醉体会【摘要】目的探讨DeBakey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的麻醉方法及管理要点。方法13例DeBakey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行瘤腔内隔绝术时,3例采用局部麻醉,5例采用局麻加静脉麻醉,5例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全麻,术中以硝普钠控制性降压,必要时合并使用尼卡地平或艾司洛尔。结果术中麻醉平稳,无控制性降压引起的并发症,术毕患者均安全返回病房或ICU监护治疗。结论恰当的麻醉方法及术中保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是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顺利进行的关键。【关键词】动脉瘤夹层支架人工血管麻醉夹层动脉瘤是一种凶险的主动脉疾病,常需紧急处理。既往通过传统的开胸/开腹手术对其进行治疗,风险较大,并发症多。近年通过往股动脉放置覆膜支架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该项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及病死率低等优点[1]。自2005年以来,笔者曾为13例经股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治疗夹层动脉瘤的患者麻醉,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患者男11例,女2例,年龄岁,体重(±)kg。13例患者术前均有高血压病史,其中4例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例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min。全部病例均经CT、MRI或DSA证实为DeBakeyⅢ型夹层动脉瘤,全身情况和局部解剖特征适合经血管腔内放置支架,瘤体上下两端有适合支架血管附着和支撑的部位。麻醉方法术前肌肉注射吗啡10mg,东莨菪碱,所有患者入室后予吸氧,连接飞利浦多功能监测仪,监测心电图及脉搏血氧饱和度。局麻下行左侧桡动脉穿刺置管测压,右颈内静脉或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测中心静脉压,持续泵注硝普钠控制血压。本组有3例在局麻下完成手术;5例在局麻加静脉麻醉下手术,术中根据患者配合情况酌情给予氟芬合剂、咪达唑仑、丙泊酚、芬太尼等,麻醉深度以患者入睡且对疼痛无肢体活动反应为宜;5例在全麻下手术,诱导用咪达唑仑/kg,丙泊酚1~mg/kg、芬太尼3μg/kg,维库溴铵/kg。气管插管后控制呼吸,PETCO2控制在~。麻醉维持采用持续泵注丙泊酚,间断静注维库溴铵及芬太尼。术中硝普钠剂量~14μg/(kg·min),其中4例尚需合并使用尼卡地平,2例用艾司洛尔减慢心率,且使血压下降不超过基础血压的30%~40%。2结果13例患者术中麻醉效果满意,有2例患者出现室性早搏,估计与导引钢丝刺激心脏有关,退出钢丝后心律失常消失。手术及麻醉时间为min,术中失血ml,尿量ml。置入覆膜支架14枚,其余造影证实支架置入准确到位,无内漏、远端血管栓塞、支架血管血栓形成等相关并发症出现。5例全麻患者术毕20~35min顺利拔管,全部患者送回病房或ICU治疗。术后随访无麻醉并发症,均治愈出院。3讨论主动脉夹层是以主动脉中层结构异常为病理改变,血压变化造成血管壁横向切应力增大,引起主动脉内膜撕裂,壁间血肿蔓延,从而形成主动脉夹层。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急性期手术治疗与药物治疗效果大致相同,故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内科保守治疗,急性期以降压、镇痛为主[2]。近年来,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已广泛应用于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治疗,其原理是将支架血管置于血管内膜破口,封闭瘤体和假腔,使动脉瘤内无循环血流,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回顾13例手术麻醉配合,笔者体会到:①术前应积极准备,充分镇静、镇痛,控制血压。此类患者往往病情危重,有出血,动脉瘤破裂、置入物脱落等意外发生的可能,故要做好抢救和开放手术的准备,建立可靠的静脉输液通路。②麻醉方法的选择。如估计手术难度小,时间短,可于局麻下进行。其特点是操作简单,对患者全身情况干扰小;入室后如患者有紧张情绪或局麻镇痛不完善时,术中应使用镇静、镇痛药物,以解除患者焦虑及恐惧情绪,减轻疼痛和其他伤害性刺激,提高围术期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术前估计手术难度较大,需时较长,则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全身麻醉镇痛完善,可有效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及长时间手术卧床的不舒适性,能更好地调控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有作者对此类手术应用硬膜外麻醉也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3]。但此类手术术中需用肝素抗凝,应用硬膜外麻醉有引起硬膜外血肿的风险,故本组未采用硬膜外麻醉。③麻醉管理。不论采用何种麻醉方法,术中应维持循环稳定,这是此类手术和麻醉成功的关键。患者入室开通静脉后即可持续输注硝普钠控制性降压,剂量从μg·kg-1·min-1开始,根据所需血压调控。当剂量较大而血压控制仍不满意时,可加用小量尼卡地平,尼卡地平不但能使外周血管扩张,还增加冠脉血流[4]。如心率超过90次/min,可联合应用艾司洛尔。艾司洛尔和硝普钠合用不仅明显减慢心率,增加硝普钠的安全性,降低氰化物中毒的可能,而且血压更容易控制[5]。当未打开的支架血管送到预定位置时,应将收缩压控制在以下,以减少打开支架血管瞬间血管移位的可能。由于降压时间较短暂,未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