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基块状非晶的制备及其摩擦磨损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上传人:快乐****蜜蜂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KB 金币: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铜基块状非晶的制备及其摩擦磨损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铜基块状非晶的制备及其摩擦磨损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铜基块状非晶的制备及其摩擦磨损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铜基块状非晶的制备及其摩擦磨损性能研究【背景】传统的晶态材料在摩擦和磨损过程中容易发生晶间断裂和表面磨粒剥落等现象,导致材料性能下降和寿命缩短。而非晶合金由于其无序的原子排列结构和高度均匀的成分分布,具有优异的摩擦磨损性能和力学性能,成为近年来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铜基块状非晶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在传统铜合金的基础上加入适量的非金属元素,且经过特殊工艺制备而成。其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韧性、高耐磨性等优良性能,在工业、航空航天、车辆制造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对铜基块状非晶的制备工艺和性能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应用价值。【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以铜基块状非晶的制备为主要研究内容,同时对其摩擦磨损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探究铜基块状非晶的制备工艺,并优化制备参数。本文将尝试采用熔渣淬冷、单辊挤压等方法制备铜基块状非晶,并在不同制备工艺参数下对其进行对比研究,确定最优制备参数。2.对铜基块状非晶进行显微结构分析、力学性能测试等实验研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显微结构分析方法对铜基块状非晶的显微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观察和分析;采用万能试验机等设备对其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如抗拉强度、硬度、塑性等。3.运用摩擦磨损实验平台测试铜基块状非晶的摩擦磨损性能。本文将采用球盘式摩擦磨损实验机对铜基块状非晶进行摩擦磨损测试,研究其摩擦系数、磨损率等性能指标,并比较其与传统铜合金的性能差异。【意义】1.国内外对铜基块状非晶的研究还处于初期,本研究对理解铜基块状非晶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具有重要作用。2.该研究对于指导铜基块状非晶的工业生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拓宽该领域的应用前景。3.通过对铜基块状非晶的制备和性能研究,可以为后续非晶合金材料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思路和参考。【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实验研究方法,结合理论分析,对铜基块状非晶的制备工艺、显微结构、力学性能、摩擦磨损性能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具体实验研究仪器设备将根据研究需要选择。【预期结果】通过研究铜基块状非晶的制备和性能,预计得出以下结果:1.确定一种最优的铜基块状非晶制备工艺,并得出最优制备参数。2.对铜基块状非晶的力学性能、显微结构进行评估,并与传统铜合金进行对比。3.研究铜基块状非晶的摩擦磨损性能,得出摩擦系数、磨损率等性能指标,比较其与传统铜合金的性能差异。【论文结构】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文献综述:介绍铜基块状非晶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2.实验方法:详细介绍本研究所采用的铜基块状非晶制备工艺和测试方法。3.结果分析:对铜基块状非晶的制备工艺、力学性能、显微结构、摩擦磨损性能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4.讨论与展望:对研究结果进行讨论,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5.参考文献:列出本研究所引用的相关文献。【参考文献】[1]邢志宏,魏明芳.非晶合金材料制备及其研究进展[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4,12(02):251-257.[2]V.R.Reddy,RanjeetKumarB.,N.Ramakrishnan,etal.SynthesisandCharacterizationofHighTemperatureBulkMetallicGlassNano-compositeswithImprovedMechanicalProperties[J].JournalofCompositeMaterials,2016,50(3):277-284.[3]ShenY,HeG,WangL,etal.Metallicglassanditsapplicationintribology[J].JournalofMaterialsScience&Technology,2012,28(7):609-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