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冰糖葫芦》教案《冰糖葫芦》教案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冰糖葫芦》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冰糖葫芦》教案1活动难点:学习团泥球的技能。活动准备:冰糖葫芦图片,橡皮泥、吸管、泥工板人手一份。活动过程:一、好看的冰糖葫芦。出示冰糖葫芦: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呀?(冰糖葫芦)你吃过吗?这是怎么样的?(由一个一个圆圆的糖球串起来的,甜甜的.)二、制作冰糖葫芦。1、出示范例作品:老师这里也有一串冰糖葫芦,你知道是怎么做的吗?示范制作方法:先用两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把一块泥分成相等的两块,再将两块泥分别分成相等的两块,把分开的一块泥放在手上,用另一只手的手心压在泥团上边转边团,这就叫团圆。团好一个就放在旁边再做下一个。团圆时,一定要绕圈搓圆,做完后用小棒从中间将一个一个的冰糖球串起来。2、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冰糖葫芦一定要团圆,大小要差不多,注意桌面保持清洁,每次取泥不要过大,搓时要绕圈用力搓。三、结束活动。1、幼儿作品,并进行展示。2、带领幼儿收拾活动材料。《冰糖葫芦》教案2活动目标1、了解冰糖葫芦的基本形态是由糖葫芦和细签子组成。2、能尝试用圆与直线画出冰糖葫芦。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幼儿吃过冰糖葫芦,并对圆与直线有一定了解。课件准备:“冰糖葫芦”图片;“画画冰糖葫芦”组图。材料准备:彩笔、画纸。活动过程:一:出示冰糖葫芦图片,鼓励幼儿进行讨论1、请幼儿回忆生活经验,简单描述冰糖葫芦。2、出示图片“冰糖葫芦”,引导幼儿观察并丰富绘画经验。冰糖葫芦是什么颜色的'?你们知道它的里面是什么吗?它的中间为什么有一根小棍子呢?二:出示组图,帮助幼儿了解冰糖葫芦的组成部分我们一起看看冰糖葫芦是怎么画出来的。三:发放彩笔、画纸,指导幼儿画出冰糖葫芦1、幼儿作画,教师适时巡回指导。2、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冰糖葫芦》教案3活动目标:1.能正确判断7以内物体数量。2.能按数量多少进行排序。活动准备:1.1-7数量不同的冰糖葫芦道具7串。2.各种数量不同的苹果卡片7张。活动过程:1.提问导入小朋友,吃过糖葫芦吗?好吃吗?是什么味道的?你们在吃糖葫芦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因为竹棒尖尖的,很容易刺伤小朋友。今天,老师也做了一些特殊的糖葫芦,你们想看吗?出示7串糖葫芦,(把7串糖葫芦插到黑板上用胶带粘好的孔里)(1)请幼儿数有几串?并且数数每串上有几个?(2)启发幼儿给糖葫芦排队,并引导幼儿找规簟#ù幼笙蛴遗牛(3)按从少到多排序。按从多到少排序。2.出示数量不同的.苹果卡片7张,让幼儿学着给苹果卡片排序。(1)启发幼儿给苹果卡片排队。(2)问:第一种是按什么规襞诺模康诙种呢?3.制作今天,老师教小朋友做一串橡皮泥的糖葫芦,请小朋友注意观察。(1)把橡皮泥搓成一长条。(2)把它分成几份。(3)把每一小份搓成小团。(4)用竹签串起来,就成了一串橡皮泥的糖葫芦。4.学儿歌:《冰糖葫芦甜又甜》冰糖葫芦甜又甜,红红山楂圆又圆。一排排呀一串串,尝一尝呀笑眯眼。不用说话先点头,你说喜欢不喜欢?喜欢喜欢真喜欢。你一串,我一串,不给他呀要翻脸。你一串,他一串,人人脸上笑开颜。《冰糖葫芦》教案4活动目标:1、继续巩固画圆、在一定范围内涂色的方法,学习在一直线上画圆形成一串糖葫芦。2、鼓励幼儿选用不同颜色表现糖葫芦的多种多样。3、培养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提高绘画能力。活动准备:1、糖葫芦图片。2、画纸、油画棒人手一份。活动过程:一、出示图片,导入课题。(出示糖葫芦图片)问:看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什么来了?你们吃过糖葫芦吗?它是什么味道的?二、引导幼儿观察,感知糖葫芦的外形特点。糖葫芦是什么样子的?还看过别的颜色的糖葫芦吗?引导幼儿小结:糖葫芦是一个一个圆圆的山楂串成的,有的红,有的绿,还有的黄黄红红。三、教师示范画糖葫芦教师示范作画方法:先画好一根直线做竹签,可以从上到下,也可以是从左到右。然后再竹签的一段开始画圆圆的小山楂,可以先画圆,然后再里面涂色,也可以用圈涂的'方法画山楂。山楂要一个接一个,每个山楂差不多大,记住在另一端要留开握手的地方。四、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1、提醒幼儿先画竹签再画圆山楂,在给山楂涂色的时候要均匀、饱满。2、鼓励幼儿多画几串不同颜色的糖葫芦。3、提醒幼儿要注意保持画面的整洁。五、展示、评价幼儿作品1、挑选几幅整体效果比较好的作品,引导幼儿从画面布局、整洁度,涂色的均匀、鲜艳等方面欣赏作品。2、指出幼儿作画中的不足。《冰糖葫芦》教案5一、活动目标:1.对生活中物品的数量感兴趣,有好奇心。2.能正确地握笔、画线,完成操作任务。3.学习用连线对应比较的方法,比较判断两组物体的多少、一样多。二、活动准备:教师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