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计划_1314.docx
上传人:代瑶****zy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期末复习计划_1314.docx

期末复习计划_1314.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期末复习计划期末复习计划9篇【精华】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又将接触新的知识,学习新的技能,积累新的经验,现在就让我们制定一份计划,好好地规划一下吧。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期末复习计划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期末复习计划篇1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五年级学生对上数学课的积极性不是很高,部份学生上课开小差。经常有3—4人学生欠作业,作业马虎、懒做,基础知识薄弱。总体来说,部分学生爱学习,愿动脑,考虑问题有一定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基础知识较好,思维比较发散,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思维,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这对于我的复习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有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不尽人意。不善于学习,不愿意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没有好的学习习惯,自我控制能力不够,注意力不集中。基础知识较差,口算、笔算水平,无论速度上还是正确率上,都有待提高;学习方法上,更要进一步去指导,他们面对问题,只知道生搬硬套,不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这样就形成了两级分化的现象,因此,复习时要抓好两头,既要补差,又要注重培优。比较薄弱的地方还是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及计算的准确性方面,这也是我复习时主攻的重点。二、复习内容及目标:复习内容分为四部分:数与代数、空间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数与代数1.理解小数除法的计算过程和方法,能正确计算;2.会用小数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会求积、商的近似值;4.能估算除法算式商的大概位置;5.能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6.了解循环小数;7.认识倍数与因数;8.知道2、5、3的倍数的特征;知道质数和合数,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知道奇数和偶数,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9.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10.认识真分数、假分数与带分数;11.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进行分数大小的比较,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12.能找出10以内两个正整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找出100以内两个正整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13.会正确约分与通分。三、空间与几何1.能识别轴对称图形;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简单轴对称图形及某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能再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3.会用数方格的方式或计算方法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4.认识梯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高,会用三角尺画这三种图形的高;5.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计算三种图形的面积。6.能计算简答组合图形的面积,能估计一些简答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大小;7.认识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会进行简单的面积单位换算。四、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1.能正确判断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能设计简单、公平的游戏规则。2.认识和了解“鸡兔同笼”问题,初步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经历结局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和学习“枚举”、“假设”等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形成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学习兴趣。五、复习重难点:(一)重点1.数与代数:倍数与因数的概念和应用。2.图形与几何:面积计算公式推导与应用。3.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通分、约分、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4.统计与概率:数据整理与活动方案实际操作。(二)难点1.数与代数:找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及通分的方法。2.图形与几何:组合图形的计算和应用。3.分数:分数的应用。4.统计与概率:分析数据应用及方案设计。六、复习的形式:1.主要以练习为主线,评讲交流为中心。2.实行按单元复习和综合训练,利于激活记忆,全面掌握知识为宗旨。七、复习时间安排:八、复习措施1.备课时注意进行区别比较,包括纵向、横向的比较。分析知识的意义性质、规律的异同,把各方面的知识像串珍珠一样连接起来,纳入学生的认知系统,便于记忆储存,理解运用。2.复习内容要有针对性。对学生知识的缺陷、误区、理解困难的重点、难点、疑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理解。复习课知识的覆盖面广、针对性和系统性要有机结合。3.课堂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主动理清知识体系,分层、分类、分项,拉紧贯穿全册教材的主线。发现学生普遍不会的,难理解的,遗漏的要重点讲。善于把多方面知识进行综合复习,注意知识的多变性、包容性。在此同时,发动学生归类分项,发动学生出题,发动学生讨论,让学生去求异、联想、发散,主动探索,寻查知识点,从而形成知识框架。4.认真设计好每节复习课所重点讲解的例题。每一节复习课要环环相连,每道复习例题要体现循序渐进。一道复习例题击中多个知识点,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练习题设计要体现知识的综合性,体现质的飞跃,训练学生思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