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矿山建设实施方案-通防专业.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智能化矿山建设实施方案-通防专业.docx

智能化矿山建设实施方案-通防专业.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智能化矿山建设实施方案-通防专业智能化矿山建设实施方案-通防专业一、智能化仪器发放室(一)现状:仪器发放室主要任务为下井人员提供矿灯、自救器、瓦斯氧气两用仪、多功能参数仪等多种仪器的收发、记录工作,并负责对设备仪器进行日常维护。目前在册8人,负责瓦斯两用仪、多功能参数仪、光干测定器等近四百余台仪器的发放工作。(二)改造计划:1、安装仪器智能化控制系统。2、安装智能充电柜。3、需佩戴仪器下井人员,根据系统授权,自行取用仪器。(三)实现目标:1、对设备状态检测实现自动化,如有充电故障自动报警;2、根据仪器用电量情况进行自动充电,满电后自动断电;3、实现无人值守,预计减少仪器发放人员4人。(四)资金计划:50万元二、瓦斯抽放站智能化控制(一)现状:瓦斯抽放站目前在用瓦斯抽放泵共计6台,建有高负压泵房和低负压泵房。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需双岗24小时值班,抽放站现在册职工9人,已无法满足北风井值班需要。且低负压抽放泵使用年限已超10年,所有阀门、抽放泵启停均为人工控制,在抽放泵切换、应急启动时值班人员操作繁琐,工作强度大。在2018年时,已对部分抽放站管路控制阀门进行电动控制改造,但仍不满足现行需要。(二)改造计划:1、现场监控站控制系统(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在线监测仪表及执行器等)。2、自动化系统(包括PLC、各类仪表、现场面板、网络通信等设备)。3、电动阀门。(三)实现目标:1、完成生产过程的逻辑控制及工况参数的采集和处理。2、对抽采泵、阀门等设备的全面联动控制,实现以下功能:泵站进水压力低于设定值时,系统自动停泵,并发出报警信号;根据抽放泵的工作时间,可自动轮值切换机泵;根据不同时间段可自动变换预设的出口压力值;各种设定值均可通过面板、上位机进行修改;面板和上位机均能在线监控进出口压力、流量、泵阀运行状态、抽放泵的电力参数(电压、电流、频率)等。3、根据系统指令对阀门进行电动控制。(四)资金计划:200万元三、钻机施工智能识别(一)现状:依据《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煤矿事故风险分析平台建设和联网工作的通知》(晋煤监办〔2018〕100号)文件要求,各煤矿企业要建设煤矿事故风险分析平台,与山西煤监局煤矿事故风险分析平台实现无缝对接。其中包含探放水作业、瓦斯钻场视频监控系统,现钻机施工视频监控系统正在建设中。(二)改造计划:安装一套煤矿瓦斯钻场视频监控管理系统,利用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识别打钻作业时的各项参数。(三)实现目标:1、可实时识别钻杆使用数量、打钻作业人数,自动计算钻孔深度。2、通过系统的安装,规范现场施工人员的行为,确保瓦斯钻孔的施工质量,有利于落实防突措施和减少突出事故,杜绝工作量瞒报。3、为安全监管、事后追朔、科学决策,提供直观、可靠的手段和证据。(四)资金计划:在煤矿事故风险分析平台建设费用中已包含,无需额外投资。四、井下工业环网改造(一)现状:天池公司井下工业网络,由中煤科工北京煤科院设计并于2010年建成,主要用于井下作业人员定位系统、安全监控系统(备用传输线路)、调度通信系统、语音广播系统、井下视频监视系统等信息数据传输;目前存在部分地面及井下安全生产节点未安装工业交换机的问题。同时由于使用时间长、设备老化,故障频繁,导致井下通讯和数据传输时有中断,严重影响矿井安全稳定生产。(二)改造计划:1、更换现有工业环网交换机,建设矿井万兆工业以太环网。2、增加隔离防火墙,保障网间访问安全性,满足矿井上传业务需求。3、增加一台机房工业环网核心交换机,组成双核心设备环网结构。4、增加井下工业环网节点,满足矿井未来发展需要。5、增加调度台接入交换机,满足调度台对井下生产实时数据进行实时监控。(三)实现目标:1、保证现有井下工业网络的正常使用,杜绝因设备问题造成的网络中断现象,保障矿井安全稳定生产。2、适应矿井规模扩大和未来业务的开展,增加工业环网接入节点,覆盖矿井井下生产范围,保障矿井各生产系统的实时数据能够实时上传,各部门对各生产系统数据实现实时监控。(四)资金计划:80万元五、三维通风辅助决策系统(一)现状:目前矿井通风能力核定,大多处于定性的评估阶段,虽然《煤矿安全规程》和相关标准对全矿井通风阻力测定和日常测风工作进行了要求,但数据大多停留在纸面,缺乏对数据的深入建模分析和可视化解译。相关的通风网络解算工作,总体来说,还处于比较初级的水平。(二)改造计划:建立安装一套符合天池公司实际的三维通风辅助决策系统。(三)实现目标:1、借助于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技术,以计算机作为辅助手段,来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管理。使用计算机图形技术建立矿井仿真三维通风网络模型,对巷道的断面、风阻以及通风构筑物等参数进行赋值,实现通风系统的数字化和三维可视化,然后通过成熟的算法对通风网络数据进行处理、解算,对通风过程进行动态模拟,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