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PAGE-13-页共NUMPAGES13页第PAGE\*MERGEFORMAT-13-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13页HYPERLINK"xxxx/"泾川县畜牧兽医局关于我县肉牛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县委、县政府:为了客观、准确地掌握我县肉牛产业发展现状,找准我县肉牛产业发展中的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主要制约因素,研究切合实际的发展措施,促进我县肉牛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县委王书记的指示精神,我局于近期组织人员对全县肉牛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据调查,截止目前,全县肉牛存栏5.一三万头,其中能繁母牛3.11万头;2008年肉牛出栏6.一八万头。为了列建全省肉牛产业大县,争取省级草食畜牧业发展项目资金扶持,我县4月一五日上报肉牛存栏8.58万头,其中能繁母牛4.77万头。二、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一)存在问题1、养殖总量不足。据调查,目前全县共有养牛户2.96万户,占全县总农户的40.8%,户均养牛1.7头。养牛户数少、户均养殖规模小直接导致全县养牛总量不足。2、生产方式落后。现阶段,我县肉牛生产主要以千家万户分散饲养为主,“小、散、低”的局面仍没有得到根本扭转,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从调查情况看,85%以上的肉牛养殖户缺乏商品意识,不依靠肉牛育肥销售方式赚钱,以饲养可繁母牛生犊实现滚动式发展,饲养管理大多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的水平,秋、夏季以农田杂草和四边草地放牧为主,春、冬季以秸秆为主,补饲麸皮、饼类,饲养方式粗放,育肥周期长,经济效益低,养殖水平不高。3、肉牛品种较差。目前,农户饲养本地牛的居多,肉质不好、养殖周期长、饲养成本高、商品性能差。而南德温、西门塔尔、利木赞、红安格斯等品种较好的肉牛全县还不到20%。4、环境污染严重。我县肉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水平整体较低,养殖场户(小区)大多缺乏必要的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设备,粪便污染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5、加工企业发展滞后。目前,我县还没有上规模的肉牛加工龙头企业,肉牛销售仅仅依靠集贸市场简单周转,加工增值链条短,产业化经营环节不全。(二)制约因素经调查分析,导致我县肉牛产业发展不快、整体水平不高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个方面:1、认识不到位。一是部分乡村领导对肉牛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广阔前景尚未从根本上认识清楚,对养牛业不重视或重视不够,引导农民顺应市场,调整结构,生产适销对路产品的积极性不够高,服务作用没有发挥好,大多数乡村的肉牛养殖业仍处在自生自灭的原始发展水平上。二是极少数群众自我发展意识不强,局限于小打小闹,投入跟不上,管理不到位,防疫不落实,多年不见效,特别对市场风险的承受能力太低,发展信心不足。2、比较效益低。按目前市场行情分析,养殖一头牛年平均利润按最高标准计算为800元,日净收益2.2元;而一个劳力一天打工收入最低都可以达到40元,农民一天的养牛收入不及一个劳力一天打工收入的6%。近年来,随着劳务输出的不断增加,养牛比较收益下降,影响了农民发展养牛的积极性。3、饲养周期长。肉牛的生物学特性造成饲养周期长,单位成本投入大。牛是单胎性哺乳动物,受孕率一般为80%左右,一头母牛每年只能产一个犊牛。与多胎的猪相比,牛繁殖数量少,生产周期长。饲养一头本地品种黄牛从受孕到出栏一般要36个月以上,杂交牛也要一八个月时间,见效慢,农民不愿养。同时,千家万户分散饲养一直是我县肉牛养殖的主体形式,农户饲养肉牛既可在在农忙时用作劳役,又可出售犊牛增加收入。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肉牛的役用功能开始被机械化所代替,同时养牛所需的作物秸秆饲料也随着机械化的普及而被直接还田。饲养肉牛作为一种致富门路,其地位发生了由“必须”到“可选”的变化。年轻一代农民首选的致富门路是进城务工,家里只剩下了老人、妇女和儿童留守,无法承担割草、清粪等高强度劳动,劳动力资源不足,养牛处于劣势地位。4、养殖成本高。一方面,饲料成本持续增加已成为当前我县养牛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当前,我县玉米平均价格为1.5元/公斤,麸皮平均价格为1.2元/公斤,与去年同期相比虽有所下降,但仍在较高价位运行。同时,尿素、碳酸氢氨等农用物资价格较往年分别上涨25%和73%,使小麦秸秆氨化成本较大增长;另一方面,全国性的劳动力和水、电价上涨,也推动了养殖成本的持续增长。据测算,采购一头250公斤左右的架子牛,育肥期5个月体重达到475公斤出售,消耗饲料、防疫、水电等费用至少需要1600元,。5、技术人员少。我县农户饲养肉牛的技术大多靠经验积累,缺乏系统的养殖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