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花》的两种解读(精品多篇).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金色花》的两种解读(精品多篇).docx

《金色花》的两种解读(精品多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金色花》的两种解读(精品多篇)【寄语】《金色花》的两种解读(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金色花》的两种解读篇一《金色花》第二课时说课稿一、说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十四课《诗两首》之——《金色花》。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以亲情为主题。本单元的阅读教学,要求整体感悟课文内容,注意字词的积累,学习朗读和圈点勾画。《金色花》是本单元第4篇课文,是一篇散文,文中孩子变作了金色花,与他母亲“捉迷藏”,构成了一幅幅耐人寻味的画面,文中孩子天真的想法,顽皮可爱的形象,无不充溢着浓浓的对母亲的爱和依恋。文中表现家庭之爱、母子之爱,表现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泰戈尔的诗歌清新自然,想象丰富,语言秀丽。结合本单元训练重点,继续培养学生品味语言、积累语言的能力。二、说学生情况本班共有学生13人,重听学生占总数80%。学生有一定的语文基础,但两级分化较严重,因此在课上我着重实施因材施教策略,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特体验。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以新课标为指导思想,特设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根据单元目标中“注意语言的积累和写法的借鉴”的要求,本课时的知识目标是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在朗读中体会寓情于物的表现手法,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潜能。2.过程与方法⑴教法:启发点拨法;美读感知法;多媒体演示法⑵学法:结合自主、合作、质疑的学习模式,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体验情感、表达情感。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根据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特点及单元目标说明,“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即是这篇课文的情感目标。4.发挥聋生视觉优势,培养观察与想象能力,补偿缺陷。四、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根据语文学科、诗歌体裁的特点,以及聋生由于听力缺失造成语言感悟能力受限的特点,教学重点是在反复诵读中体味诗歌思想感情。2、难点:根据八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想象”的能力,运用“想象”以借物抒情进行拓展练笔,积累创造思维的体验,将是这篇课文的教学难点。五、说教学程序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最为重要的是训练语感”,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正确、灵敏、丰富的感受力。语感训练的主要途径就是要美读课文,披文而入情,从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章思想感情。聋生的语感培养尤为重要。我安排以下五个教学环节:1、讲故事,导入新课。课前播放表现亲情的小故事,以营造学习氛围。由故事联想到母亲再联系到课文《金色花》,引入课文的学习。2、朗读诗歌,整体感知。朗读课文,从感知诗歌内容和人物形象特点入手,初步感知诗歌所表达的情感。3、美读诗歌,咀嚼品味。首先让学生选择喜欢或感受深刻的段落合作朗读诗歌,要求读出个人对诗歌的理解及与众不同的感受。然后讨论“孩子与妈妈在诗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个问题,并提供句式:我看到了一个的孩子,我是从看出来的。我看到了一个的妈妈,我是从看出来的。来辅助学生梳理思路,规范语言。学生边读边议,老师作好评价的引导。通过学生对第1~8自然段个人独特感受的讨论,师生互动探究,关注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教师适度采用换词赏析、变换语序、标点的朗读等不同途径,引导学生关注语言。教师针对学生情况及时点拨、指导,最终实现“孩子为什么要变成金色花?”问题的探究,体会诗歌语言优美含蓄,人物感情细腻的特点,使学生掌握本课时的教学重点,为后面突破难点做好铺垫。4、拓展运用,丰富语言。首先提供《人民日报》曾举办过“献给母亲”一句话活动中的两则作品:我要变成一股清风抚摸你。我要变成水的涟漪,当你沐浴时,把你吻了又吻。引导学生比较这两则作品与《金色花》在写法上的相似点(都是借助一种具体形象表达对母亲的爱。)目的有二:一是激起学生练笔的兴趣,二是提供一种容易模仿的模式,再让学生放飞想象,续写小诗,借其他事物抒发对母亲的爱。之后全班交流,鼓励和肯定大胆新奇的想象。这一步骤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地练笔中突破教学难点。5、小结及作业对本课学习的重点加以总结:情感与写法。学生运用课上学到的方法写一篇作文《我的××》,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六、说板书。简洁的板书设计让学生对本课时的主旨一目了然,便于掌握《金色花》的两种解读篇二走近泰戈尔,走进大语文——《金色花》案例华富中学张小娴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整体感知作品内容,潜心体会母子深情。2、以读代讲,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让他们能读出诗的味道,读出诗的情感。3、向课外读本及生活延伸,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野和情感体验,并训练他们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设想的理由与过程的记录:一、歌曲《妈妈的吻》导入,让歌中深挚的倾诉拨动学生的心弦。导入语:这是流行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一首歌曲,历经20年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