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_《中国的河流》梯级评价(第3课时)(教师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3.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_《中国的河流》梯级评价(第3课时)(教师版).pdf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_《中国的河流》梯级评价(第3课时)(教师版).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滔滔黄河概况【读图指导】·描图在图中用红笔描绘黄河干流,用蓝笔描出黄河支流洮河、湟水、汾河、渭河并标注河流名称。·填图在图中用“·”标注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1.发源地:A巴颜喀拉山北麓。2.流向:自西向东。3.注入海洋:B渤海。4.长度:全长5464千米,是我国第二长河。5.黄河干流流经的地形区:青藏高原、C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D华北平原(自上游到下游)。6.黄河干流流经9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青海省、甘肃省、四川省、宁夏回族自-1-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陕西省、河南省、山东省(自上游到下游)。7.河段划分:8.各河段的特征:(1)上游: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2)中游:落差大,流经黄土高原,河流含沙量大。(3)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水流缓慢,泥沙淤积,形成举世闻名的“地上河”。治理与开发1.存在问题:(1)上游:气候干旱,荒漠化严重;刘家峡至包头河段初春、初冬时易形成凌汛。(2)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由于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3)下游:流速缓慢,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多洪水灾害;开封至入海口河段初春、初冬时易形成凌汛。2.治理:(1)上、中游: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2)下游:修堤筑坝,加固黄河大堤。3.奉献:(1)塑造平原:①上游:塑造了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②下游:塑造了华北平原。(2)提供了灌溉水源。(3)蕴藏着丰富的水能:中上游水能资源丰富,已建成多座大型水电站。【知识回顾】-2-1.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2.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黄河。【漫画思考】跳进黄河洗不清说明了黄河怎样的水文特征?答:略。【质疑判断】1.长江和黄河共同流经的省区是青海省和四川省。(√)2.黄河发源于唐古拉山脉。(×)3.小浪底水利工程位于黄河的上游。(×)4.长江和黄河的水能资源都集中在上游河段。(×)【名师点睛】黄河下游由于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支流不能汇入黄河,所以黄河下游流域面积狭小。探究主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与地上河的形成陕西省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省份之一,其中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近10万平方千米。近年来,陕西省采取预防保护、综合治理、生态修复等措施,统筹-3-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持续推进小流域、固沟保塬、坡耕地治理和淤地坝建设,强化生产建设项目遥感监管。截至2019年底,在黄土高原累计治理水土流失5.5万平方千米,建成淤地坝3.4万座,拦泥58亿吨,淤地86万亩,增产粮食4亿千克。生态环境总体好转、局部良性循环,绿色版块向北推进400千米。陕西省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水土流失形成的景观,黄土高原气候资料。1.观察黄土高原景观图可知,黄土高原地表景观特征是沟壑纵横,这种地表景观是由水土流失造成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有哪些?答:自然原因:土质疏松;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地表植被稀疏等。人为原因:乱砍滥伐;过度放牧。2.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有哪些?会产生什么危害?答:(1)成因:黄河中游流经了黄土高原,含沙量剧增;进入华北平原,落差急剧减小,干流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导致河床不断抬高,形成举世闻名的“地上河”。(2)危害:容易形成洪涝灾害。-4-3.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有哪些措施?答:预防保护、综合治理、生态修复等措施。【发现地理·素养提升】《水经注》卷一“汉大司马张仲仪曰:至三月(农历),桃花水至则河决,以其噎不泄也。禁民勿复引河……”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至三月(农历),桃花水至则河决“至三月(农历),桃花水至则河决,以其噎不泄也。”是指该河流的哪一种问题?该问题产生的条件是什么?解决该问题的措施有什么?答案:凌汛。河流有结冰期,河流自低纬流向高纬。疏通河道。(2020·北京学业考)为了解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治理取得的成就,地理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开展了以“黄河的沙”为主题的“云研学”活动。下图为黄河流域及干流主要水文站不同年份输沙量统计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5-(1)与1989年以前相比,黄河干流1989—2015年的平均输沙量减少;1989—2015年的平均输沙量B(单项选择)。A.上游的兰州站为0.94亿吨B.中游的小浪底站为3.80亿吨C.下游的利津站最少D.头道拐站比小浪底站少10.84亿吨(2)黄河泥沙主要来自中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