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白菜核心种质的构建与评价的综述报告大白菜核心种质的构建与评价的综述报告大白菜是我国蔬菜中的重要物种,由于其高营养价值、丰富的营养元素和独具特色的风味,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大白菜核心种质的构建与评价,是提高大白菜生产和质量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将围绕大白菜核心种质构建和评价两个主要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大白菜种质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提供参考。一、大白菜核心种质的构建大白菜核心种质是指在大白菜种质资源中应用远缘交配、自交系育种和人工选择等方法,从中筛选出的具有代表性、较高遗传多样性和供育种利用的资源,以建立起较为稳定的基础资源库。大白菜核心种质的构建具有很多优点:可突出代表性;增强遗传多样性,避免物种基因缺失;减少繁琐的淘汰工作,提高育种效率和进展速度;为杂交育种奠定基础等。大白菜种质资源具有极高的遗传变异性,适应性强,培育资源丰富度高,但由于其多样性过于复杂、生物量大,这导致了大白菜核心种质的构建并不容易。传统方法是根据岛屿模型和种群遗传学研究建立多个群体,然后在选定这些群体的固定杂交后代(fixedhybrids)或者半同胞系(shortterminbredlines)后,利用表型数据和分子标记等,对生物多样性进行非参数统计分析,最终形成代表性的核心种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大白菜核心种质的构建方法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如2005年,卞媛婷等将分子标记法与经典群体遗传学相结合,构建起了一个拥有120个入选单位的核心种质,其中包括了自交系、杂交、不育系、中间群体和土地种等不同类型的代表品种。2009年,耿波等在进一步完善基础的群体设计后,采用了多样性指标和群体分化统计分析,组建了一个具有高遗传多样性和代表性的大白菜核心种质样本集,其中包括148个品种。近年来,基于群体遗传学、分子标记技术、表型标记、生态学等全面性方法,大白菜核心种质样本集的成果得到了不断的拓展。虽然大白菜核心种质构建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是目前大白菜核心种质的样本量较小、范围不够广泛、种质资源缺乏等问题仍然存在。因此,加强对大白菜核心种质的构建研究,特别是结合分子技术进一步提高其水平是值得探讨的。二、大白菜核心种质的评价大白菜核心种质的评价,主要是通过对种质资源的表型、生理、生化和分子特性等方面的分析评估,从中筛选出具有代表性、优异性状和抗逆性的品种,为大白菜育种和生产提供更加有效的保障。1.表型评价表型评价是根据育种目标选择大白菜核心种质的重要依据。表型评价主要是通过观察品种外形、构建详细的聚类分析与数量离散分析等,对大白菜核心种质的种球形态、单株生长势、叶形、抗逆性等进行分析,筛选出具有良好表现的品种。2.生理生化评价生理生化评价主要是评价大白菜核心种质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和生理代谢水平以及其稳定性。如对不同生育时期的根系活力、细胞膜透性、营养素吸收等进行测定,综合评估其营养代谢的能力。3.分子评价分子评价是利用生物分子技术评价大白菜核心种质遗传多样性及其产生的遗传背景等方面的性状。分子评价基本方式有RAPD、SSR、AFLP、EST-SSR、SNP等。其中:SSR和SNP技术是种质资源评价中应用最广泛的分子标记方法,通过测定基因型/DNA多态性的分析,能够直接反映不同品系之间的遗传差异,为深入研究种质资源遗传进化和基因组定位提供依据。综上所述,大白菜核心种质的构建与评价是提高大白菜生产和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强大白菜遗传多样性的必要手段。通过对大白菜核心种质进行评价、筛选和优化,可以为大白菜的生产和质量提供有力保障,推动大白菜育种技术的进一步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