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地理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汇总13篇).docx
上传人:17****69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5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最优地理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汇总13篇).docx

最优地理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汇总13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优地理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汇总13篇)通过总结心得,我们可以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首先,在撰写心得体会时,要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心得体会的思路和方法。不同的经历和事件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和领悟,所以在写心得体会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思考和表达。大家一起来看看这些范文,相信会对写作有所启发和帮助。地理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篇一第一次听到地理学科教育要践行立德树人,是20xx年在南昌召开的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育专业委员会年会上。当时段xx秘书长提出地理要践行立德树人,天津钟xx教授宣布下一届年会探讨主题地理课程价值(立德树人)和课程标准修订。接下来的两年,在地理研讨群参与群友关于地理课程标准的问卷调查,在地理教学、地理教育和中学地理教学参考看到多为专家关于我国教材、课程标准演变分析文章,随后又有关于地理学科核心价值的探究。作为一名普通地理教师,对中学地理教学改革自然十分关注。但是对于诸多变革的关联并不了解和理解。对于各部分变革只是简单的、碎片化的认知。今天听朱xx司长的讲座,是我对中学课改的顶层设计有了清晰的认识。基于我国教育现存问题,在党的十八会议上,党的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发,强调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此背景下进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可见课程标准目的是将立德树人的教育战略目标落到实处。这涉及的各个学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任务艰巨:提炼学科核心素养;研制学业质量标准。从这三大重任看,改革大于修订。课题组比较分析国际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理清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的思路,包括课程标准修订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目前课程标准修订工作取得重要突破。一、提炼学科核心素养,以核心素养为纲,选择、构建课程内容、创建新的课程标准二、研制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三、适应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突出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课程标准要为教学服务,为评价服务、为编写教材服务、为高考服务。朱教授的讲座让我对当前的课改有了整体的系统的认识,对课改的顶层设计有了一定的了解。课改的终极价值在立德树人,以人为本,在此框架下各学科探求本学科的核心素养作为本学科培养人的目标。当然,要使这一目标顺利实现配套改革中高考的改革势在必行。地理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篇二李剑锋,毕业于吉林师范大学,理学学士。中学高级教师,中山区骨干教师。十一年工作中,八年担任班主任。发表论文专著多篇。教育格言: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10月31日、11月1日,大连市地理教师进行了为期2天的学习培训,聆听了大家之言,专家教诲,受益匪浅。对于今后教学,无论从思想上,还是具体操作上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现把收获总结如下。一、地理教学特别要注重培养地理素养地理素养包括:学生对地理的知识(概念、原理、规律等)、技能、方法、视角、观念等掌握的多少、熟练程度,以及运用其描述、比较地理事物和现象,阐释地理联系和影响,论证、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等的敏感度、科学逻辑性和思维逻辑性。误区:传统地理素养培养以大量的地理知识为依托,关注对"学过的"内容的再现和运用能力。这种思路导致老师以"掌握多少"来评价学生的地理素养,而学生以"学过多少"来衡量自己的地理素养。体现在地理学习过程以从老师处获得多少知识为主要目的,相对而言,学生的自主学习被轻视了。结果,如果都是"好学生",地理素养的高低更多地取决于老师"讲的多少",而与学生自身的能力差异关系较弱。二、课标对地理素养的要求1、在知识与方法之间,课改更强调方法,追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2、在学习方法上,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3、在学习目标上,重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4、不关注知识量和知识系统,以"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为终极目标。5、不强调对知识的记忆,大量采用案例学习的方式,许多传统被认为是必学的知识,现在成为学习的材料。6、降低对知识深、广度的要求,强调可以归纳和分析出来的内容。7、大量删除一些知识(如大气垂直分层、城市区位因素)。三、教学中地理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1、过多关注知识而忽视能力和观念培养2、将教材内容机械化3、大量超标扩展知识内容4、对一些自然地理内容无谓加深5、对一些人文地理内容僵化处理6、缺乏对逻辑思维的培养7、答题模板限制学生的独立思考8、大量做题,学生越做越疑惑四、新课程地理素养培养的建议1、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以课标为依据,在课标规定的内容范围内重新构建知识结构,形成概念图,课标之外的内容不必加量,程度也不必加深。可将初中和高中(必修)标准综合,逐"标准"要求达成方法目标和行为目标。将课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