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精编.docx
上传人:葫芦****io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班教案精编.docx

中班教案_1.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班教案【推荐】中班教案范文合集七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中班教案篇1活动目标:1、能运用感官感知6以内的数量。2、较准确的掌握数字与物体数量的关系。活动准备:1、幼儿用书《数学》2、教师板书活动重点(难点):能较准确的掌握数字与物体数量的关系。活动过程:一、复习6以内的数字1、齐念数字,引导新生了解字形。2、齐数物体数量,一一点数。二、进一步感知数与量的关系1、学猫叫教师拍几下手,幼儿学几声猫叫。反之。2、小兔学跳用以上方法让幼儿以兔跳动作表达对数量的.感知。三、利用板书,引导幼儿将数量记录下来1、教师讲解,在格子里找相应的图形,并数数有几个。2、将与数量相对应的数字用铅笔圈出来。3、请个别幼儿操作,将错误的地方及时指正。四、幼儿操作《数学》1、操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幼儿。2、提醒幼儿注意书写姿势及作业常规。中班教案篇2活动名称:学习找规律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感受规律的存在和美感。2、掌握按色彩、数量的排序规律。活动准备:1、教师演示板一套、小插板每人一套。2、一串有规律的串珠,一串无规律的`串珠。3、气球卡片若干张、小舞台卡片每人一张活动过程:教师请听音乐幼儿传插板并有规律的拍手。一、游戏导入教师:“小朋友,你们刚才是怎样拍手的?启发引导幼儿进行表述:按规律拍手。二、操作探索游戏一:观察串珠,感受规律教师出示两串串珠(一串是有规律排列的,一串是无规律排列的),让幼儿通过观察,发现这两串串珠各有什么特点。那串是有规律排列的?哪串是没规律排序的。并能从中找出简单的规律。游戏二:动手操作,体验规律1、教师在演示板上布置1只小动物的家。教师:“小熊住小屋,小屋出来没有路,小熊、小熊别着急,小朋友帮你来铺路。铺小路,有规律,铺出一条五彩路。”说完后在小熊家门口铺出一条有规律的小路。请小朋友观察,并从中找出排列的规律。2、教师请幼儿在演示板上再铺出一条有规律的新路。三、经验提升1、出示小兔子,引导幼儿为小兔子铺路教师:“小兔子看到小熊家的路很漂亮,也想让小朋友给他家也铺一条有规律的幼儿园中班数学路,看看那个小朋友铺的路最好看。”2、教师巡视指导。3、请小朋友把自己铺的路在演示板上演示。4、在音乐的伴奏下收插板。四、生活迁移1、教师:“马上要开联欢会了,我们要布置舞台,现在有很多气球,请小朋友按规律用气球布置舞台。2、幼儿把自己的布置进行展示五、结束中班教案篇3【活动目标】1、学习“一双”“一对”的概念。2、学习按物品的特征,将相同的东西配对。【活动准备】1、一幅图。2、鞋、袜、手套各一双,蜡笔,请每位幼儿带一双袜子到园。3、每人一份操作材料。【活动过程】1、出示图问幼儿这是什么?是不是一只小鸟?教师再出示第二只小鸟,问幼儿现在有几只小鸟?2、教师再问幼儿:“小朋友身体有哪些部位有两个呢?”请幼儿指出来。教师告诉幼儿,通常两个一样的,可以配成一双或一对。3、教师拿出一只鞋子,问幼儿:“这是什么?一只够不够?如果不够,要几只才够呢?”4、教师拿出一只袜子,问幼儿:“这是什么?一只够不够?如果不够,要几只才够呢?”5、教师拿出一只手套,问幼儿:“这是什么?一只够不够?如果不够,要几只才够呢?”6、教师请幼儿想一想,还有什么是两个在一起的,一双或一对的,让幼儿说说看。7、请一些幼儿出来找相同的东西,找对了的幼儿给予奖励红花一朵。8、将幼儿带来的袜子散放在桌面,请幼儿轮流抽一只袜子,再找到另一只,凑成一双卷在一起。9、看看大家的袜子是否都找到了另一半。10、表扬找到另一半袜子的'幼儿。11、教师示范操作材料给幼儿看。1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中的树叶、鞋子、花朵和杯子,启发幼儿画线连接相同图案的物品。中班教案篇4活动目标在活动中感受力的连续性和阻断性的现象,体验游戏的乐趣。在尝试中,掌握摆放的技巧:如直线时积木的距离、拐弯时积木的距离。知道与同伴要主动合作,能与同伴一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活动准备积木,卖当劳广告。活动过程一、欣赏广告,引发活动兴趣1、提问:"刚才广告中,积木怎样了?我们一起用身体动作学一学。"2、"想不想和同伴一起试一试?"二、幼儿操作,搭直线1、教师主要观察幼儿的合作情况。在此环节帮助幼儿建立合作意识。2、个别指导:"你们的`积木倒下去了吗?""中间发生什么问题,等会请你们这组派一个代表发言,和大家一起交流。"三、第一次讨论1、提问:"刚才你和谁合作的?怎样完成的?""在排直线的时候,你们发现哪些有趣的事?"2、小结:用幼儿的语言总结在搭直线的时候应该注意的问题。四、第二次操作"刚才请小朋友练习搭直线,现在请小朋友和伙伴任意搭,想排什么形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