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初中物理长度与时间的测量解题方法技巧.pdf
上传人:一只****iu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7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全国通用版初中物理长度与时间的测量解题方法技巧.pdf

全国通用版初中物理长度与时间的测量解题方法技巧.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每日一练)全国通用版初中物理长度与时间的测量解题方法技巧单选题1、根据生活经验,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A.中学生的平均身高约1.6dmB.重庆年平均气温约40℃C.中学生的正常步行速度约1.1m/sD.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答案:C解析:A.中学生的平均身高约160cm即1.6m,故A不符合题意;B.重庆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全年平均温度约为17℃~23℃,故B不符合题意;C.中学生迈出一大步的距离约为1m,用时约为1s,则正常步行速度约1.1m/s合理,故C符合题意;D.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即100斤才合理,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8.5℃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0.5kgC.中学生的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1m/sD.一本中学物理教科书的厚度约为5cm答案:C1解析:A.人的正常体温37℃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等于0.05kg;故B不符合题意;C.中学生的正常步行速度约为3.6km/h,约等于1.1m/s;故C符合题意;D.一本中学物理教科书的厚度约为2cm;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3、在科学实验中,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经常需要进行多次实验:①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多次测量②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时,改变钩码的个数,多次测量③在研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时,换用不同定值电阻,多次测量④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多次测量导体两端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值上述实验属于减少误差而进行多次实验的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①“测量物体的长度”时,由于测量工具或测量方法等会产生实验误差,为了减小误差采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②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时,改变钩码的个数,多次测量,是为了获得普遍的规律;③“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尤其是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如果两个电阻阻值相同,测量的电流也会相同,就会得出“并联电路各支路电流相等”的错误结论,因此为了寻找普遍规律,换用不同电阻多次测量;④“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时,测量的是定值电阻的阻值,测量值是个定值,多次测量可以比较测量2值减小误差。故选B。4、下列估测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教室里课桌的高度约为80dmB.中学生正常的体温约为37℃C.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5m/sD.八年级学生百米赛跑的成绩约为9s答案:B解析:A.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cm,教室里课桌的高度约为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大约是80cm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B.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变化幅度很小,故B符合题意;C.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m/s,故C不符合题意;D.国际高水平运动员百米成绩大约10s左右,八年级学生百米成绩不可能为9s,约为15s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5、你认为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初中生体重约50NB.物理课本的宽约18cmC.一张物理试卷的质量约50gD.初中生正常步行速度约10m/s答案:B解析:A.初中生的质量约为50kg,所受重力约为3G=mg=50kg×10N/kg=500N故A不符合题意;B.中学生伸开手掌时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约为20cm,物理课本的宽与这个距离差不多,那么18cm符合实际,故B符合题意;C.一张物理试卷的质量没50g那么大,约为5g,故C不符合题意;D.初中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实验题6、按要求完成填空。(1)如图1所示,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__(选填A/B)。物体的长度为______cm,图2中秒表的读数是______s;(2)如图3所示的是“研究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装置。要正确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对气泡运动时的路程和时间进行测量,为便于测量,要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______(选填快/慢),气泡的运动如果是匀速运动,收集到的数据特点是:运动的路程和时间成______(选填正/反)比,若测得气泡从0到80cm,所用的时间为10s,则在这个过程中气泡的速度为______m/s。答案:B2.30335慢正0.08解析:4解:(1)[1]由图1知: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刻度尺的刻线相垂直,所以B方法是正确的。[2]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物体左侧与4.00cm刻度线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