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经济新常态学习教案.ppt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解读经济新常态学习教案.ppt

解读经济新常态学习教案.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解读经济(jīngjì)新常态(一).什么是中国经济(jīngjì)新常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常态”重大战略判断,深刻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新变化,充分展现了中央高瞻远瞩(gāozhānyuǎnzhǔ)的战略眼光和处变不惊的决策定力。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zhànlüè)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zhànlüè)上的平常心态。“新常态”这一词汇开始进入中国百姓的视野。7月末,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党外人士座谈会上再次强调,要正确认识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8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新常态,新在哪?》的特别报道,8月5日、6日、7日发表《经济形势闪耀新亮点》、《经济运行呈现新特征》、《经济发展迈入新阶段》的评论员文章。就新常态的涵义、特征等进行了系统(xìtǒng)论述。2014年11月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作了题为《谋求持久发展共筑亚太梦想(mèngxiǎng)》的主旨演讲,向包括130多家跨国公司领导人在内的世界工商领袖们,阐述了什么是经济新常态、新常态的新机遇、怎么适应新常态等关键点。新常态开启中国(zhōnꞬꞬuó)经济发展新模式2中国经济新常态(chángtài)的涵义实际上,作为近年来重要的术语,“新常态”一词最早由美国(měiꞬuó)太平洋基金管理公司总裁埃里安(MohamedEl-Erian)提出。尽管在不同领域有不同含义,但“新常态”在宏观经济领域被西方舆论普遍形容为危机之后经济恢复的缓慢而痛苦的过程。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出现,同西方国家的“新常态”有很大的不同。首先,中国经济“新常态”,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标志,而不全是由国际金融危机所造成(zàochénɡ)的。其次,这种“新常态”的出现,始终处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许可的正常运行区间,从根本上有利于全面深化改革,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3中国(zhōnꞬꞬuó)经济新常态的特征11月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发表演讲时指出: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qūdònɡ)、投资驱动(qūdònɡ)转向创新驱动(qūdònɡ)a.中高速(ɡāosù)“任何经济体不可能总是(zǒnɡshì)维持两位数的经济增速,中国转向新常态下的中高速增长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也是名列前茅的。增长除了速度以外,质量更加重要,一个国家也像一个企业那样,需要不断推进改革来驱动增长。”-----美国卡特彼勒公司CEO道格·奥伯黑尔曼2014年11月9日在参加工商领导人峰会间隙对新华社记者说。2003年至2007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11.6%,2008年至2011年年均增长9.6%,2012年至2013年都是7.7%,今年前三季是7.4%,从中可以清楚看到经济由高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从经济发展客观规律来看,比较好的情况是增长速度大体反映了潜在(qiánzài)增长率,而近几年我国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工资成本上升,储蓄率、投资率下降,潜在(qiánzài)增长率下降是个不争的事实。从历史上看,潜在(qiánzài)增长率自然回落,经济从高速增长期向中高速平稳增长期过渡,是现代国家经济发展的普遍走向,具有规律性和必然性。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高速增长后,都会出现增速“换挡”现象:1950年-1972年,日本GDP年均增速为9.7%,1973年-1990年期间回落至4.26%,1991年-2012年期间更是降至0.86%;1961年-1996年期间,韩国GDP年均增速为8.02%,1997年-2012年期间仅为4.07%;1952年-1994年期间,我国台湾地区GDP年均增长8.62%,1995年-2013年期间下调至4.15%。“不少国家的经济增速都是从8%以上的‘高速挡’直接切换到4%左右(zuǒyòu)的‘中速挡’,而中国经济有望在7%—8%的‘中高速挡’运行一段时间”(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产业结构方面,第三产业逐步成为(chéngwéi)产业主体。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14年上半年,这一比例攀升至46.6%。美国等发达国家服务业已占GDP的80%以上。需求结构方面,消费需求逐步成为需求主体。2012年,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自2006年以来首次超过投资(tóuzī)。从今年上半年数据看,最终消费对GDP增长贡献率达54.4%,投资(tó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