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子长忆西湖阅读及答案.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酒泉子长忆西湖阅读及答案.docx

酒泉子长忆西湖阅读及答案.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酒泉子长忆西湖阅读及答案酒泉子潘阆长忆西湖。尽日凭阑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8.这首词的首句起到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词的下阕是如何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请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8.①点明情感,以“长忆”表明作者对西湖念念不忘,同时衬托出西湖风景的美好;(3分)②提示下文,一个“忆”字将作者的思绪从现实拉入对当年生活的回忆。(2分)9.①“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借景抒情,通过描写从芦花荡里隐隐约约传送出来的渺远的笛声,忽然惊起栖息在芦花荡里的白鸟,从而衬托出环境的清幽、空旷、辽远,表达了词人对此境的喜爱和向往之情;(3分)②“闲整”“思入”两个动词把词人收拾鱼竿、急欲赴西湖垂钓的动作心理形象地表现出来,衬托了词人忆西湖忆得不能再忍耐、亟想归隐湖上的心情。(3分)【阅读训练】(1)作者选择了“____”、“_____”、“______”等景色,写眼见,写耳闻。((钓鱼舟笛声白鸟))(2)“____”两字从“长忆”转到现实。“_____”不仅呼应上片的“钓鱼舟”,而且表现了收拾鱼竿、急欲赴西湖垂钓的神情。(闲整钓鱼竿)(3)下片的“_____”与“_____”相呼应,颇具情味,在朴实的白描中透出空灵。(依约忽惊起)(4)有人说“长忆西湖”中的“忆”字是全词的关键,请简要分析。一方面,领起下文,引出对西湖美景的`描写。另一方面显示西湖风景十分美好,令作者念念不忘。(5)这首词运用了情景交融和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任选一种表现手法,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①情景交融:钓鱼舟三三两两,悠然闲散,自由自在,雪白的芦花,雪白的鹭鸟,泛舟垂钓。以高洁、闲雅的景物描写表现诗人对西湖的热爱,以及急欲归隐的情感。②虚实结合。起手两句写作者念念不忘西湖,终日登楼怅想,结尾两句写收拾鱼竿,急欲归隐西湖,抒现实情,是实;中间写景部分则是转入回忆,描摹往昔的西湖美景,写昔日景,是虚。6、作者回忆了哪些西湖美景,在描写景物方面有怎样的特点?(6分)答:作者回忆的景物:①在清秋天气里,云水烟波之上的小岛,②三三两两悠然自在的垂钓小舟,③笛声从芦花深处传来,渺茫幽远,④成行的白鸟倏然而惊、翩然而逝。(3分)作者分别从视觉、听觉的角度描写了西湖美景,以白描的手法,声形并茂地描绘出空灵苍茫的西湖美景。(3分)7、“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5分)答:“别来”二字将思路从回忆拉到现实,(1分)从自己凭栏看见别人的渔舟,勾勒出钓翁隐士出没的烟波浩渺辽阔苍茫的背景。(2分)到后来说自己要亲自去钓,意境更深一层,表现了诗人对西湖的热爱,流露出欲归隐湖上的情感。(2分)8.这首词的首句起到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答:①点明情感,以“长忆”表明作者对西湖念念不忘,同时衬托出西湖风景的美好;(3分)②提示下文,一个“忆”字将作者的思绪从现实拉入对当年生活的回忆。(2分)9.词的下阕是如何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请简要分析。(6分)答:①“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借景抒情,通过描写从芦花荡里隐隐约约传送出来的渺远的笛声,忽然惊起栖息在芦花荡里的白鸟,从而衬托出环境的清幽、空旷、辽远,表达了词人对此境的喜爱和向往之情;(3分)②“闲整”“思入”两个动词把词人收拾鱼竿、急欲赴西湖垂钓的动作心理形象地表现出来,衬托了词人忆西湖忆得不能再忍耐、亟想归隐湖上的心情。(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