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杨柳原文赏析杨柳原文赏析(集锦15篇)杨柳原文赏析1《浣溪沙杨柳阴中驻彩旌》[宋]晏殊原文:杨柳阴中驻彩旌,芰荷香里劝金觥。小词流入管弦声。只有醉吟宽别恨,不须朝暮促归程。雨条烟叶3系人情。注释:1彩旌:彩色的车旗。这里代指车。2芰荷:荷花。觥:用兽角做的一种饮酒器皿,这里指酒杯。3雨条:形如雨线的柳条。烟叶:浓密如烟云的树叶。赏析:本篇是赠别之作,而词中行者、居者的身份与去向都无法确定,创作的时、地也无从推知,仅从“杨柳阴中驻彩旌”一句可以推知,交际的双方大约都是官场中人,一方要走,另一方在郊外设宴相送、作词相赠而已。在写法上,与前两首不同的是,本篇并不遵循“上景下情”的常格,也不分先景物、次人事、后情感的层次,而是将景、事、情融合在一起来抒写,最后缴足“惜别”的题旨。杨柳为古诗词中赠别、惜别的象征物,本篇即用之作为贯穿首尾的抒情线索。开篇即写在杨柳阴中暂驻车马,中间铺叙杨柳阴中开设的`饯别酒筵,以及筵上的感情交流;末尾移情于杨柳的“雨条烟叶”,使之成了离愁别恨的负载物。这样写,不但形象生动,而且含蕴无穷,耐人寻味。杨柳原文赏析2浣溪沙·杨柳千条送马蹄朝代:清代作者:纳兰性德原文:杨柳千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客中谁与换春衣。终古闲情归落照,一春幽梦逐游丝。信回刚道别多时。注释①古北口:长城的重要关口,地势险峻,在今北京密云县境,为北京与东北往来的'必经之路。②落照:落日之光。杜牧《洛阳长句》:“桥横落照虹堪画,树锁千门鸟自还。”③游丝:飘动着的蛛丝。晏殊《蝶恋花》:“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赏析纳兰曾多次过古北口,如康熙十六年(1677}十月,扈驾赴汤泉;康熙二十一年(1682)二月至五月,扈驾巡视盛京、乌喇等地;康熙二十二年(1683)六月、七月,奉太皇太后出古北口避暑;康熙二十三年(1684}五月至八月,出古北口避暑等。本篇究竟作于何时,很难确知。不过从词中“谁与换春衣”来看,可能作于康熙二十一年春末。这首词仍是表达了厌于扈从生涯,思念家园、思念闺中人的情怀。大约与本篇写作同时,还有诗《密云》、及词《采桑子·居庸关》等作。杨柳原文赏析3杨柳枝二首唐代白居易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一树衰残委泥土,双枝荣耀植天庭。定知玄象今春后,柳宿光中添两星。译文春风吹拂,千丝万缕的柳枝随风起舞。柳枝绽出细叶嫩芽,望去一片嫩黄;细长的柳枝,随风飘荡,比丝缕还要柔软。这样一株生机勃勃的柳树,却长在永丰坊西南角的荒园中,只能顾影自怜,有谁来赏识关注它呢?垂柳一株,委身于永丰坊西南角的`荒园中,因柔条极茂,被东使取两枝植于宫中,从此荣耀百倍,无异升天。料想今春的天象,将会有两颗新星得蒙柳宿星的光芒惠泽了。简析《杨柳枝》,白居易洛中所作也。《本事诗》曰:“白尚书有妓樊素善歌,小蛮善舞。尝为诗曰:‘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年既高迈,而小蛮方丰艳,乃作《杨柳枝》辞以托意曰:‘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及宣宗朝,国乐唱是辞。帝问谁辞,永丰在何处,左右具以对。时永丰坊西南角园中有垂柳一株,柔条极茂,因东使命取两枝植于禁中。”杨柳原文赏析4原文:东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恼他香阁浓睡,撩乱有啼莺。眉叶细,舞腰轻,宿妆成。一春芳意,三月和风,牵系人情。注释:1、“恼他”二句:用唐金昌绪《春怨》诗意:“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2、眉叶:眉毛描画得像柳叶。3、宿妆:隔夜的化妆打扮。何逊《嘲刘孝绰》诗:“雀钗横晓鬓,蛾眉艳宿妆。”唐薛能《吴姬十首》诗其二:“何人画得天生态,枕破施朱隔宿妆。”赏析:此词写一位歌舞妓的春日怨情。上片,写春日风物引动了女主人公的愁怀。首两句写春景,笔触清疏,景致如画。后两句,化用唐人诗意,变化而成新境,以突显香闺独处者的百无聊赖的情怀。这里使用倒装句,使意思更为曲折。“恼他香阁浓睡,撩乱有啼莺”两句,按理应为:“恼他莺啼,撩乱香阁浓睡。”作者故意打乱语序,并非单单为了调适平仄,而主要是用以暗示女主人公心绪之烦乱。下片具体描写女主人公的“芳意”和“人情”。但整个儿写得表面化和一般化,所以未能激起读者的.审美共鸣。过片三句,仅仅是一般化、普泛化地描绘女子的美色;结尾三句写“春情”,更全是诗词中常见的套话,未能突出“这一个”的特点。杨柳原文赏析5原文:杨柳枝词朝代:唐代作者:佚名三条陌上拂金羁,万里桥边映酒旗。此日令人肠欲断,不堪将入笛中吹。译文春风吹拂,千丝万缕的.柳枝,随风起舞。春风和煦,柳枝绽出细叶嫩芽,望去一片嫩黄;细长的柳枝,随风飘荡,比丝缕还要柔软。注释阿谁:疑问代词。犹言谁,何人。创作背景关于这首诗,当时河南尹卢贞有一首和诗,并写了题序说:“永丰坊西南角园中,有垂柳一株,柔条极茂。白尚书曾赋诗,传入乐府,遍流京都。近有诏旨,取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