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有关一年级语文教学计划汇编5篇一年级语文教学计划篇1一、学生现状分析经过上学期的深入接触,我对班级的孩子有了一定的了解.我班有29名学生,男生15人,女生14人,大部分学生素质比较好,但也有个别孩子常常给我的课堂教学带来许多的不便.从去年的检测成绩上看,我班孩子的课堂学业水平居中上,在写字方面让我觉得较有一种成功的喜悦.在课外阅读方面有部分孩子似乎已经喜欢看课外书了,在语言表达方面,孩子们不仅会讲,而且也有一定的写作功底.二、教材分析本册教科书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设8个专题,分为8组: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保护环境,快乐的夏天,动脑筋想办法,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都有好品质,有趣的自然科学.每组包括1课“识字”、4-5篇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三、教学目标:1.认识550个常用字,会写250个在本课认识的或以前已经认识且在本课重现的字.认识的字,只要求认识,在课文中认识,搬个地方还认识;知道在新认的字中出现的新偏旁.对全体学生,不要拔高认字要求,以免加重负担.要求写的字,要了解字义,能口头或书面组词,逐渐在口头或书面运用;最重要的是把字写对、写好,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2.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学习独立识字.爱识字,能主动识,学着自己识,这是学生识字不竭的动力.一定要重视兴趣、习惯的培养.要重激励、多鼓励.3.学习有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词句的意思.有感受的想法,乐于与人交流.读诗歌能展开想象,感受语言的优美.4.学习默读.允许有个从指读到不指读,从出声到不出声,从只顾读到一边读一边想的训练过程.这一册重在默读习惯的培养.读的内容可由段到篇,要求要逐步提出,一步一步地严格训练.5.重视语言的积累.课内要求背的、一定要背下来.还要鼓励学生自觉地更多地积累词、句、段.6.加强在生活中学语文的引导、交流与展示.课外、生活中是学习语文的广阔天地,学生,包括低年级学生可以大有作为.关键是教师要相信学生,引导学生,给他们交流、展示的机会,他们会还你一个惊喜!四、教改措施1.识字写字教学在识字要求上,一是要求要适当,二是要承认学生间的差异.识字的第一步,可以放低要求:在语言环境中认识,就算认识.2.阅读教学阅读教学,首先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在学生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这种感情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在教师指导读书的过程中,学生自悟、自得的.在教学中,应尽量避免单调枯燥的技术性指导,而是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充分体会到课文的情感因素,并在动情的基础上,通过朗读表达出自己体会到的感情.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教师范读、给画面配音读、分角色表演朗读、读给小伙伴听,等等.朗读指导宜分层进行:1.范读或配乐读激趣;2.指导学生读正确,重点是读准生字、难字、多音字的字音,纠正地方音;不指导学生读流利,在学生容易丢字、加字,不会断句,容易读破句等地方重点指导,还要纠正学生一字一字地读或唱读;4.指导学生读出感情,重在课文情感基调(喜爱、赞扬、激动、说明)的把握,重在学生自读自悟获得情感体验,再通过朗读,把这种情感体验传达出来.3、语文园地的教学“我的发现”——名称已经显示出鼓励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的意图,在教学时不要包办代替,要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现,并乐于跟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把这里发现的识字方法运用于今后的识字学词之中.“日积月累”——鼓励学生积累好词佳句,并复习巩固生字.教师可以创造多种形式,激励学生主动积累词句.有些老师创造的每天三分钟背诵,是一个好办法.“口语交际”——教材中八个口语交际的设计,既联系专题,又贴近学生生活,从而使学生有话可说,易于达到相互交流、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口语交际的教学,要重视创设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地进行口语交际.在口语交际课之前,有的要提早布置准备工作.另外,还可以引导孩子自己制作“识字课本”.另外,还要努力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和当时、当地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4、培养阅读理解的能力鼓励学生每天阅读课外读物20分钟,(一年级的课外推荐读物有365夜、绿野仙踪、经典读本)读完后和家长共同交流读书收获,每周利用阅读指导课,给孩子梳理好经典读本中的内容;每天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在教室开展“我读书,我快乐”和“好故事,大家讲”等活动,并针对故事内容进行阅读理解方面的提高,以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五、教学进度:按教研室进度进行一年级语文教学计划篇2二、班级概况全班共61人,学生入学不久,活泼好动、天真烂漫,每个人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处于形成的初步时期.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规定都不了解,心中集体主义观念还未形成,对于学习更说不上什么“勤奋、钻研、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