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港珠澳大桥》观后感15篇(必备)细细品味一部作品以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撰写观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自己。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港珠澳大桥》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港珠澳大桥》观后感1人们称赞港珠澳大桥“腾空跃起一巨龙,三地从此无西东。根根桥柱琴音奏,伶仃洋里荡欢笑。”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东接香港大屿山、西接珠海市和澳门半岛,是一座跨海大桥。由林鸣总工程师带领团队完成的“新世界七大奇迹”——港珠澳大桥。观看纪录片《港珠澳大桥》让我感受到大桥背后的故事,更使我受益匪浅。开篇以茅以升建设中国第一座桥梁,让我们认识什么是桥梁工程。接着播放新中国成立后建造的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与港珠澳大桥作比较。让我看到了中国从桥梁大国走向桥梁强国的飞速发展。纪录片主要以港珠澳大桥建设最后一节重8吨的沉管E30号沉放安装过程为主线,展开了建设情节。安装E30号沉管时要将沉管放到海底40米以下的深海中。由于E30号是海底隧道的第33节也是最后一节,此项任务十分艰巨以及海底情况复杂。给隧道对接带来巨大的困难,大桥建设者们绞尽脑汁开始安装对接,他的成功关系到大桥的'建设。对接成功后工程者欢呼雀跃,只有总工程师林鸣没有丝毫笑意,他在等待对接漏差报表结果。当他得知漏差为16厘米时,他宣布需重新对接,最终落差不到2。5毫米,创造了一个新的奇迹!在对接E15号沉管时,林鸣和他的团队遭遇了沉重的打击,因为海底40米以下的地方淤泥太多。他们不得不退回去,三个月后,再次对接依然无果。功夫不负有心人,又过了一个月再次“出征”,终于安装成功!现场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在大桥建设同时保护好中华白海豚,实现“大桥通车、白海豚不搬家”是大桥建设者的承诺。大桥建设“让道”于中华白海豚,桥梁工程施工设计优化最终兑现了他们当初的承诺。自20xx年出提出构想后20xx年12月开始建设,到20xx年10月正式通车,历经整14年。在这14年里,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者们奋力前行,才有了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有了这14年,才有了这座“圆梦桥”;有了这堂课坎坷的14年,才有了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港珠澳大桥以桥、岛、隧的方式贯通香港、珠海和澳门。它记录了中国的力量,展现了当代中国的风采。在远处看,犹如一条巨龙蜿蜒在世界东方。《港珠澳大桥》观后感2《港珠澳大桥》纪录片,贯穿整个电影的,是情感。尽管大桥是现代史上最长海上桥梁,建造过程亦有多项“世界之最”,但导演没有花太多篇幅着墨于大桥的雄壮宏伟,导演的视线,着眼在每一个大桥建造者的传奇。因此,对比起数据成就,纪录片演绎的是真实,是有温度的“匠心”。为了这座如珍珠串般蜿蜒于伶仃洋上的港珠澳大桥,花了五年去筹备,用了八年去建设,四百多名工作人员夜以继日的工作。无论是总工程师还是一位焊接的.小工,为了建好这座桥都热情投入,甚至把它视为人生最重要的事业,亦因此他们都成了“英雄”。通过导演细腻的镜头,留在观众的心中,让大家每当奔驰于大桥上,隧道中,都会想起因为他们,才有这外媒口中的“现代七大奇迹”。影片记录了大桥蕴含的时代精神,记录了大桥建设过程中的很多历史瞬间和工程人员的感人故事,讲述了他们不畏困难,努力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今后我会继续向港珠澳建设者学习,脚踏实地、自强不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绽放风采。《港珠澳大桥》观后感3“厉害了,我的国!厉害了,中交人!”这是我看完影片后发自内心的感慨。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也掩饰不住我作为中交人的幸福。在广袤的伶仃洋上,横卧着这样一条跨海长龙:它集桥梁、人工岛和海底隧道于一体,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工程,也是目前人类历史上最复杂、建设难度最大的海洋工程,建造过程中创造了无数个世界第一。它就是港珠澳大桥。这是一项4000人共走钢丝完成的工程。施工用了7年,设计也同样用了7年。岛隧部分总共涉及到一百多道工序。整个工程也是边勘察边设计,边设计边施工。真真的:不可思议。整合全球资源是做事的'正确方式,但核心技术只能靠自己。想向国外学习最先进的技术,工程师去的最多的国家是日本,我们的人员在日本学习到了最先进最精准的细节,然后加进了自己的思维,加进了适合我们国家的技术,我们成功了。我们的成功融进了我们自己的心血,我们的成功融进了我们自己的智慧。我们的成功融进了我们自己国家的力量。尤其难忘的是那段潜水隧道,我们本不具备这样的技术,我们原本要向国外买这项技术的要领,哪里知道他们漫天要价,他们其实我们中国民族的行为和眼神令我们难以忍受。我们的科技人员一咬牙一跺脚,从此后开始了自己没日没夜的研究,从此也开始了自己没日没夜的实验,头发由黑变白,思维也越发灵秀,从此诞生了这灵秀的跨海大桥。五十六公里,这只是一段很小的距离,可是这在人类历史上却是一段难忘的记忆,也是一段人类的桥梁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