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节对联的修辞手法节对联的修辞手法都带有“戏谑”性质。今人创作对联已不大使用此辞格。“析字”分“合字”和“拆字”两种类型。①“合字”例:奴手为拏以后莫拏奴手人言是信从今勿信人言长巾帐内女子好少女为妙山石岩中古木枯此木即柴②“拆字”例:议论吞天口功名志士心冯二马驯三马冯驯五马伊有人尹无人伊尹一人(三)变字:将一字丢掉某一偏旁或某些笔画后补入新的偏旁或笔画,从而变成另一字,此谓之“变字”。“变字联”亦多为游戏之作。联例:地中取土,加三点以成池囚内出人,进一玉而得国或入园中,揪出老袁还我国余行道上,不堪回首望前途(参阅第二编“巧对百例”〈七十四〉)(四)隐字:将某些字隐去不写,却能使读者一看便知并更体会到一种“别样滋味”,此谓之“隐字”。第二编“巧对百例”第三则故事引吕蒙正所题春联(“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额:南北”。)即为“隐字联”。兹再举一例。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礼义廉此联是刺骂无耻小人的。上联隐“八”,意为“忘八”,下联隐“耻”,意为“无耻”,合起来即是“忘八(王八)无耻”的意思。骂得真可谓“狠而妙”了。(五)缺字:有意使上联或下联某一位置上缺字,借助读者的判断力和想象力“补白”,此谓之“缺字”。“缺字”和“隐字”不同:前者是本来无字而致“缺”,后者是本有字却故“隐”。例如:费国民血汗己?亿集天下混蛋于一堂这是南京“国民政府”1948年召开“国民大会”时,乔大壮先生激于对官僚政客们搜刮民脂民膏的腐败行为的义愤而撰的一副“会场用联”,一个大问号力重千钧,蕴含了丰富异常的“潜词”,真堪称“奇联”。(六)同傍:巧妙使用某些部首、偏旁相同的字,使之联缀成句或上下对应,谓之“同傍”。对联中的”同傍”有三种:句内字同傍、对应字同傍和全联同傍。①句内字同“傍”例:沧海汪洋,湖涨潮落,波涛澎湃崇峰峻岭,岩巍崖崛,峦献嗟峨(佚名撰“山水”趣联)②对应字“同傍”例:烟锁池塘柳炮镇海城楼(广东东莞虎门联)③全联“同傍”例:迎送远近通达道进退迟速逗逍遥(旧时一马车店用联)“同傍联”亦常是游戏之作。(七)倒顺:巧妙组词成句,使之正读、反读音义皆不变,谓之“倒顺”。“倒顺”联大多用六言句或七言句。例如:鱼借水水借鱼我爱邻邻爱我(某氏自题门联)秀山青雨青山秀青柏古风古柏青(云南通海“秀山”联)(八)回文:把“倒顺”关系由一句之中扩大到两句之间,即成“回文”。例如: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某山寺联)天连碧树春滋雨雨滋春树碧连天(即景联)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奇奇好好时时雨雨晴晴(叠字趣联)传统的诗文中也偶用“回文”,但用法不如对联那么严整。如白居易诗《母别子》句:“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用法与对联相同,而李白诗句“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送蔡山人》)及《三国演义》第九十六回“丞相视某如子,某以丞相为父”句的用法则与对联不尽相同。(九)同字变读:在上、下联中使用多音字,通过变读来表情达意,谓之“同字变读”。“变读联”与“叠字联,,不同:前者必须把相叠的字按两音、两义来念、解,后者则不可。联例:行行行行行行行(加“=”者念“háng”,加“黑”者念“xíng”)长长长长长长长(加“=”者念“cháng”,加“黑”者念“zhǎng”)(商业用联)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加“=”者念“zhǎng”加“黑”者念“cháng”)[横额]长长长长(传为石达开替一“豆芽店”老板所撰春联)(十)同音绕口:巧妙安排同音同调字、同音异调字和同韵字以造成念读上的“绕口”效果,谓之“同音绕口”。“绕口联”十有八九是游戏之作。联例:洛阳桥,桥上荞,风吹荞动桥不动鹦鹅洲,洲下舟,水推舟流洲不流(加“黑”字同音同调)无山得似巫山好(加“黑”者同音不同调),当前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