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演练方案演练方案模板1一、演练目的通过演练使全系师生掌握火灾逃生的技巧和相关知识,熟悉出现火灾后我系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在火灾来临时我系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系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诸如由于慌乱无序造成踩踏伤害。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学生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二、演练安排1、内容:火灾安全逃生演练2、对象:轨道系全体师生。3、时间:20xx年12月19日15:20三、演练准备1、使全体教师明确此次应急演练的任务和注意事项。2、演练前班主任动员。让学生熟悉应急避险的正确方法,组织学生学习有关自我保护知识。12月18日15:25,班会时间先由各班班主任组织进行以班级为单位的疏散练习,熟悉疏散线路,进行自救逃生练习。教育学生做到:①遇事不慌,头脑冷清。②判明情况,思考对策。③积极自救,互帮互助。④听从指挥,有序疏散。同时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3、演练前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四、演练要求1、不要惊慌,听从指挥,服从安排。2、保持安静,外出逃生时用毛巾、袖头等捂住口鼻降低身体高度,严禁推拉、冲撞、拥挤。3、按规定线路疏散,按两队下楼道,不得串线。逃生路线如下:11公路走二号楼南楼梯;12公路、12土木班、11造价走二号楼中楼梯,到达一楼走东门出口。12造价、12测绘走一号楼东楼梯,到达一楼走二号楼北门出口。4、各班主任要严密组织,认真对待,避免危险情况的发生。5、各班疏散时班长在最前面,班主任在最后面,单队列逃生。班级要安排好对生病学生和行动不便学生的帮助。五、组织机构1、领导小组:总指挥:周连勇。吹哨:郭恩山、哨声:先连续短声最后一长声。成员:全体教师。楼道口教师安排:二楼中СT品周克俭苏丽。二楼南:樊玉华徐长山刘小宁。二楼北:刘惠清冷广才。一楼出口:黄敬浩,李夏,xx,玉武。班级组织:各班主任2、职责①、"警报"发出后,由各班班主任指导学生紧张、有序地疏散避险,带领学生迅速有秩序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带"。②负责疏散的老师要确保提醒学生有序撤离,学生出现跌倒现象时应及时扶起避免踩踏现象发生。六、演练程序1、总指挥发出逃生信号。吹哨员吹响哨声。2、每班靠前后门的两位学生立即把门打开任课教师迅速将全班学生分成两路纵队并指挥其有秩序出门。各位置点老师跟在学生队伍最后出门。3、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有秩序从教室撤离,并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各班级按预案指定路线,迅速撤离到事先指定的地点整队。4、撤离后在会操场地列队,各班班长协助班主任清点本班同学人数,并及时上报给负责人。负责人整理上报给现场指挥。5、由系负责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6、宣布险情解除:各班学生按照要求有秩序返回教室。演练方案模板2一、演练目的:1、加强对师生防震减灾知识教育,掌握地震发生时应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提高师生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护自救逃生能力。2、让学生熟悉逃生的路线、方法,在最短时间内到达集合地。3、检验老师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的组织处理能力;学校及各区域负责人的应急指挥和合作协调能力。二、演练时间、内容及主题时间:20xx年5月12日内容:学生在教室上课期间发生地震时的避震和疏散主题: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增强师生自护、自救能力。三、活动指挥小组总指挥:副总指挥:组员: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四、基本要求:1、保持冷静,做出正确的判断,行动迅速。2、学会自保,撤离中严防绊倒、碰撞。3、服从指挥,按预定顺序、线路撤离。4、应急警报响起后,学生要先躲于课桌或墙角处,然后利用地震的'间隙再按指定路线有序并迅速跑出。5、在疏散过程中,要猫腰抱头或利用课本等物品顶在头部一直到达疏散地点。6、到达安全地带,以班为单位集中,由组织教师或干部清点人数,向领导报告情况。五、教师注意事项:1、班主任要对本班学生进行紧急疏散活动的动员,讲清活动的意义和要求,特别注意预设撤离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处理方法,使学生在思想上重视此项活动,并积极参与活动。2、班主任与上课教师听到撤离信号后,要迅速到位,各尽其责,紧密配合,师生共同疏散。3、演练时,班主任跟随学生一起疏散,注意观察、发现并处理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的做好总结。六、学生注意事项:1、有特殊疾病不能参加演练的同学,提前告知班主任,免于参加。2、接到疏散命令后,要沉着冷静,听从指挥,撤离时动作要快,严禁争先恐后,推拉他人。遇到障碍,最前面的同学要设法快速排除障碍,保证后面同学迅速撤离。3、如有学生跌倒,后面的两三名学生迅速停下,呼叫并组织其他学生绕行,避免踩踏。随后扶起跌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