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断句步骤.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0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文言文断句步骤.pdf

文言文断句步骤.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4)(2014)1.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分析情节。如一遍读完不能理解,可连续读上二至三遍,直至理解。2.根据文章的内容或层次,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此时注意句首、句末虚词,这样凭借段落、层次或句首、句末虚词,先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3.对每一段落或层次按照前后顺序,从头到尾地进行解剖,分出若干个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4.通读全文,进行检查,对个别疑难之处,可根据上下文进行推断。()文言文中的虚词往往有它们固定的位置和作用。1.句首虚词:夫、惟、盖、凡、窃、请、敬、即、苟、若、纵、纵使、至若、若夫、于是、且夫、向使、虽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2.句中虚词:于、以、而、者等。往往用于句中,在它们的前后一般不断句。3.句尾虚词:也、乎、哉、矣、耶、耳、焉等。常常用于陈述句和疑问句末尾,在它们后面一般要断开。这些分类只是相对的,如“也”有时作句中语气助词,“者”也可作分句末的停顿语气词,等等。1.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选自《苏轼文集・诗论》)【解析】【参考答案】盖其患在于责其义之太深/而求其法之太切/夫六经之道/惟其近于人情/是以久传而不废/而世之迂学/乃皆曲为之说/虽其义之不至于此者/必强牵合以为如此/故其论委曲而莫通也【参考译文】()1.名词、代词作标志文言文中的名词和代词常用来作主语和宾语,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国名、朝代名、器物名、动物名等;也可先找出代词,如:吾、予、余(表示“我”)、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其、彼、此、之等。这些名词和代词如果作主语,那么它的前面就可能断句;如果作宾语,那么它的后面也可能断句。【应用体验】2.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取材于《战国策・秦策》)【解析】“”(“”)“”(“”)“”“”“”“”“”【参考答案】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之/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如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参考译文】2.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不过,一定要分清对话、转述及引用等不同情况。【应用体验】3.请用斜线(/)给下面一段文言文断句。【解析】【参考答案】冷斋夜话云/白乐天每作诗/令一老妪解之/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又复易之/故唐末之诗/近于鄙俚【参考译文】()()文言文中有一些特殊的句式,如倒装句、判断句、被动句等,都可以作为断句的切入点。判断句,如“……者,……也”等;反问句,如“不亦……乎”“孰与……乎”“得无……乎”"无乃……乎”等;被动句,如“为……所……”"见……于……”等;还要掌握一些文言文常见的固定结构,如“如……何”"奈……何”"若……何”"与其……孰若……”。此外,文言文中常常会碰到省略的情况,阻碍正确断句,必须依据语境补出省略的内容,才能做出判断。【应用体验】4.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的画线处断句。(选自《孔子家语》,有删改)【解析】【参考答案】凡当今之士/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讥议人者也/博辩闳达而危其身者/好发人之恶者也/无以有己为人子者/无以恶己为人臣者/孔子曰/敬奉教/自周反鲁/道弥尊矣。【参考译文】“()1.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语。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在文中找出紧密相连的相同的词语,按顶真句式来考虑句读。【应用体验】5.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⑴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2)(《左传・襄公十五年》)【解析】(1)"”(2)“”“”【参考答案】(1)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2)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参考译文】(1)()()(2)2.排比、对偶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应用体验】6.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解析】【参考答案】浩如江河之停蓄/其发于外者/烂如日星之光辉/其清音幽韵/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其雄辞闳辩/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参考译文】(4045)题组一客观选择题组(18分)1.阅读下面文言文,然后完成文后题目。(选自《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