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文脉》读书心得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国文脉》读书心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中国文脉》读书心得1非常有趣的一本书,值得一遍遍翻阅。既是文脉,便依照时间顺序娓娓道来。由黄帝时期写到近代,讲述了千百年来文脉的流传,或是激烈的脉动,或是微弱的哀吟,但不变的是他顽强的生命。作者对中国文脉的解释是,指中国文学几千年发展中最高等级的生命潜流和审美潜流。这股潜流绝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官方主流;不是民间主流;不属于哲学学派;虽然重要,但体量不大;时断时续,断多续少;对周围的其他文学现象有依附力,更有排斥力。其中我觉得很有意思的一点是,作者寻此文脉用的是做减法的结果,减而见筋,减而显神,减而得脉。但是减法不是那么轻易做的,就像取舍的度怎么衡量由谁衡量,对所谓的经典名著的敬畏,对圣人的言论的敬畏,这一切都是阻碍。“指手画脚的人,大多不懂斧钺。开山辟路的人没有时间参与讨论,由此造成了等级的倒错、文脉的失落。”决定文脉品级的是品味,品味决定等级,等级构成文脉。但是中间缺乏路标指引,看似清晰的结构也因此变得不可控。所以才会导致文脉的沉浮。文化好像总是被作为政治、经济、世俗的附庸,屈原总是被冠上爱国诗人的名号,诗人便诗人,非要与爱国扯上关系,不加爱国二字他依旧也可是辉煌的存在。这只由他的文化造诣决定,实话说《离骚》我现在也只能零碎背下,初见时极其厌恶他的'兮来兮去和他层而叠之的生僻字。但是不可否认之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等句所蕴含的美好意愿和个人节操。作者对与市场乱象感到不安,一切虚假的冠冕套在不合地位的作品上然后炒得高价,表面上是佳作频出,实际上是乱象,破坏了所谓的文脉品味秩序。用作者的话来说是“文脉既隐,小丘称峰;健翅已远,残羽充鹏。”通俗一点讲就是老虎不在家,猴子称大王。话粗理不粗嘛。既授冠冕,必承其重。若是让一些不知哪个地方跑出来的作品成为文脉支撑,那这豆腐渣**也只有倾覆的结局了。所以说文化乱象必须警惕。文中细讲了很多人,既愧于文化又益于文化的秦始皇、《史记》和司马迁、魏晋名士、陶渊明、盛唐爆发下的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文化光亮数不胜数,一一略过,讲些我感兴趣的好了。先前听闻有个书法作品叫做《肚痛贴》还笑的不能自已,直到我读到了王家深院部分,王家到底有多少杰出的书法家?王羲之的父亲王旷,伯伯王导和叔叔,堂兄弟王恬、王洽、王茂之……数不胜数。王羲之五子均是书法大家,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这个家族中不少女性也是了不起的书法家,“女中仙笔”郗璿,文化翘楚谢道韫。在这种文化熏陶之下连保姆李如意也写得一手草书。脂粉裙钗之间,典雅的笔墨如溪奔潮涌。围墙内的场景是怎样的?这个门庭中进出的人大概很少讨论书法。但是早晨留在几案上的一张便条或许就能成为现在海内哄抢的国之珍宝。谁也不把书法当专业,谁也不以书法来谋生。出现在那里的,只是一种生命氛围。这种家族性的文化大聚集,常被认为是生命遗传(我原也这么认为),作者则认为这是书法艺术在经过无数锤炼后走到的一个经典的创造平台。这是难得出现的高尚文化,少有爆发,爆发之后就成为了永久典范。唐代懂得崇拜,懂得从盛世反过来崇拜乱世,懂得文化极品不管出于何世都只能是唯一。这就是唐代之所以是唐代。《兰亭序》《快雪时晴帖》《平安帖》……任何热爱书法的人在抄写这些名帖时都会兴奋,获得精神上的富足,我相信。文中用了很大篇幅讲述了百家争鸣时期有名的几家,老子孔子不必多说,我们或已对他们熟悉的不行。震撼我的是那个时期的黑色亮光。作者认为孔子是堂亮的棕黄色,类似我们的皮肤和大地;老子是缥缈的灰白色,近似于天际的雪峰和老者的须发;庄子是飘逸的银褐色,韩非子是沉郁的金铜色……墨子,是黑色。墨子有一批绝对服从命令的学生。整个墨家弟子组成了一个带有秘密结社性质的团体,组织严密,纪律严明。(想起我们也有的结社权利)较之诸子百家中其他学派的亲密师徒关系,墨子的是浓烈的凝聚力量,感召弟子共赴生死,他的弟子同时具有了一种仁侠精神。公元前四世纪中叶于齐国创办的稷下学宫,延续了一百三十多年。它以极高的礼遇召集各地人才,让他们自由的发展学派。稷下学宫对于寻聘和自来的学者根据学问、资历、成就分别授予不同的称号,使学宫在熙熙攘攘之中,维系住了基本的学术秩序。稷下学宫之人“不任职而论国事”“不治而议论”“无官守,无言责”。这既为国政出谋划策,又能使各学派独立于政治之外,自由发展。几乎同时雅典学园的兴盛,一中一外,不变的是自由思维的发展。作者写得真的特别好,特别是最后补充的《大地小人》不可忽略的卑微存在,无犯罪却又使人咬牙切齿恨不能将其挫骨扬灰。感觉我这篇读后感很多东西都依旧是在照抄作者言论,不过真的很好看,值得买来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