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5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2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
上传人:努力****妙风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5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2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5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2节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2节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建议用时:40分钟)读“某地景观图”,完成1~2题。1.该景观图反映的自然带是()A.温带草原带B.热带疏林草原带C.寒带苔原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2.该景观图可能出现的地区是()A.内蒙古高原B.青藏高原C.亚马孙雨林D.东非高原1.B2.D[第1题,由图可知,该地区树木高大稀疏,草原广阔,且主要动物为斑马、长颈鹿、狮子等大型动物,可判断为热带草原带。第2题,东非高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对应的自然景观是热带草原带。]读图,回答3~4题。3.图中序号①代表的自然景观是()A.常绿硬叶林B.落叶阔叶林C.温带草原D.针叶林4.该图所示内容的主题应是自然带的()A.植被高度变化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D.垂直分异规律3.D4.C[图示反映了由赤道到北极的地域分异,①代表的自然景观是亚寒带针叶林。]读我国小麦分布示意图,回答5~6题。5.①②③三地小麦品种不一样,主要原因是()A.居民的生产习惯差异B.国家政策的差异C.地形的差异D.气候条件的差异6.③④两地纬度相当,但小麦品种却不一样,其主要原因是()A.距海远近不一样导致降水量不一样B.天气状况差异导致光热条件不一样C.海拔高度差异导致温度条件不一样D.主导产业差异导致生产方式不一样5.D6.C[第5题,东北地区由于纬度高,冬季十分寒冷,小麦品种为春小麦;华北地区热量条件与南方地区不一样,使得冬小麦品种也不一样。第6题,青藏地区具有高寒的自然地理特点,由于地势高,终年气温较低,冬小麦无法生长,所以这里的粮食作物以青稞、春小麦为主。]下图是陆地自然景观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7.对自然景观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沿X方向干燥程度增加B.沿X方向热量增加C.沿Y方向海拔高度增加D.沿Y方向纬度增加8.与M所表示的自然景观类型相一致的地区是()A.山东丘陵B.江南丘陵C.刚果盆地D.西欧平原7.A8.B[第7题,可从图中植被的演变判断出正确答案,沿着X轴,自左向右依次是森林、草原和荒漠的过渡,说明水分减少,干燥度增加;Y方向很明显反映的是海拔高度降低或纬度降低。第8题,也可从图中植被的演变判断出正确答案,沿着Y轴方向,自下向上依次是针叶林、温带阔叶林、M、热带雨林的过渡,说明M是介于热带和温带之间的森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在我国江南丘陵有广泛分布。]读针阔叶混交林在3个不同地点的山地上海拔高度分布表,回答9~10题。地点经、纬度海拔高度①22°N,116°E1500~2000m②42°N,118°E600~1000m③41°N,90°E2200~2600m9.①②两地点比较,造成两地针阔混交林海拔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热量B.光照C.坡向D.降水量10.②③两地点比较,造成两地针阔叶混交林海拔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热量B.光照C.坡向D.降水量9.A10.D[第9题,①②两地比较,最明显的是纬度的差异,纬度的不同导致热量的不同,从而影响针阔叶混交林海拔高度差异。第10题,②地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③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区,二者所处的纬度相当,热量的差别小,二者的主要差别在于降水量的不同。]11.下图为北半球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表示同一种陆地自然带的两个字母是________,其中位于大陆东岸的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气候,位于大陆西岸的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气候。(2)图中________两个字母表示的陆地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同,但其成因相同的是,它们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3)D—C—B—A的更替,体现了陆地自然带_______________规律,它的形成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4)H—E—F的更替,体现了陆地自然带____________________规律,它的形成是以________为基础。[解析]第(1)题,根据陆地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可知,C、H两自然带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是两种不同气候类型下形成的同一自然带,在大陆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大陆东岸是温带季风气候。第(2)题,G、H两自然带分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但它们都是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下形成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对应的自然带。第(3)题,分析D—C—B—A自然带的更替,这些自然带都是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该地域分异的形成是以热量为基础的。第(4)题,分析H—E—F自然带的更替,这些自
立即下载
相关文档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星级:
2页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星级:
10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寒假作业6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解析)
星级:
14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1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第1节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星级:
5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1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第3节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星级:
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4章 陆地水与洋流 第5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章末综合测评4(含解析)湘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星级:
11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5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章末小结与测评(含解析)湘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星级:
4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5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1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星级:
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5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2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星级:
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5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章末小结与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星级:
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