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教育,根本不是发掘人的第一.docx
上传人:灵慧****89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真正的教育,根本不是发掘人的第一.docx

真正的教育,根本不是发掘人的第一.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真正的教育,根本不是发掘人的第一真正的教育,根本不是发掘人的第一导语:每一个学生,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独一无二性,真正的教育,根本不是发掘人的第一,而是发现人的唯一。分享一篇励志教育文章,欢迎阅读。真正的教育,根本不是发掘人的第一文/李尚龙我们都听过这么一个故事。一个老师问全班同学,同学们,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哪个山峰?大家异口同声:珠穆拉玛峰!老师听完,满意的点点头,然后立刻问:各位,那第二呢?全班哑口无言,鸦雀无声,于是,老师笑笑说:你们看到了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一个人在任何比赛和考试中,度要去争夺第一名,因为,第二名永远没人记得。故事讲完了,励志吗?好了,接下来,我想继续讲完这个故事。两年前,我把这个故事同样说给了几个美国学生,你知道他们怎么回答的吗?第一位同学:老师,为什么我们非要别人记得,自己尽力努力过不就可以了吗?第二位同学:第一名只有一个人,如果都去争第一,那谁得第二?得了第二不是会难受吗?第三位同学,对啊,第二难道不应该很开心,而且被表扬吗?最后一个同学直接用现实反驳我,他说,老师,谁告诉你谁都不知道第二高峰是什么,第二高的峰叫做乔戈里峰,它的高度是8611米。我暑假刚和爸妈去过。他们的答案瞬间让我震惊了,忽然,我开始反思中国这么多年的“第一名教育”,这些年,我们不停的教育学生第一名的重要性,逐渐忘记了,这个世界上,任何比赛第一只有一个,可是第二第三到几百确是大多数;我们过分的去宣传高考状元,却发现很多高考失利的人竟然在今后的生活里也能出类拔萃;我们一味的去追求金牌,却忘了银牌、铜牌也是拿汗水泪水拼搏出来的。鲁迅先生曾经说,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些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而这些小人物,正是这个国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却从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没有得到应有的褒奖和聚光,却被莫名其妙的忽视和批评。2016年8月,里约奥运会400自由泳比赛中,孙杨0.13秒之差败于澳大利亚选手霍顿,获得银牌,瞬间,媒体铺天盖地报道袭来,所有的标题,都在讲述着一件事情:孙杨失去了金牌。这些报道让人不得不大跌眼镜,因为如果我写,一定会说,他得到了银牌,毕竟银牌已经很棒了,何况在此之前孙杨因为骨折耽误了训练,之后每天早起而且不停的恶补,就是为了奥运会能拼尽全力的比赛。何况,本来比赛就不是为了别人,奥运精神更不是只为名次,为何要以冠军论英雄呢。事后,孙杨接受采访,泪流满面,哭的一塌糊涂,哭的让人揪心,仿佛灵魂要被哭出来。我不知道一个硬汉为什么会哭,但我明白,一定是他足够伤心或足够委屈,才会在这么多人面前流泪。这些年,看孙杨的采访,媒体都在不停的强调他对金牌的渴望和决心,这一次次的暗示,就让大家潜移默化的觉得孙杨就等于游泳冠军一样。我在微博评论里看到一句话,说他浪费了纳税人的钱。瞬间我就炸了。这些年,我们用第一名和金牌的道德观绑架了多少运动员。何况奥运会最重要的应该是精神,是不怕输,不怕累的精神,不是金牌,更不是奖金,运动员只要拼尽全力大汗淋漓,就应该收到重视和表扬,他们没有对不起谁,要说对不起,应该是媒体对不起他们。孙杨没有对不起国家,没有对不起人民,我们看到了他的尽力,明白了他的努力,仅此就好。其实,所有参加奥运会的健儿都是好样的,他们为奥运会付出了太多,得到金牌我们为你骄傲,得到银牌我们为你自豪,就算什么也没有,我依旧在赛场上为你欢呼、听你欢笑。说回第一名的事情。每个比赛都去争夺第一名,真的那么重要吗?原来我在读书的时候,长辈总跟我讲木桶效应:他们不停的强调着我们一定要注意短板,有短板是装不了太多水的,所以,一定要全面发展,可是,现在这个世界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并不是。我们会发现,如果有短板,完全可以通过倾斜桶去保留更多的水,完全可以找一个更大的容器把自己放进去,也可以找一个木匠做一个密封套。你会发现无论是牛人还是大公司,都会有自己短板,有短板的时候不是要全力去把它变长,而可以用合作的方式取长补短。慢慢的我们发现,这个世界缺的根本不是第一名,要的不是全面发展,需要的,是你是否不可替代。这些年,所有的媒体都在报道高考状元,仿佛他们就是人生的赢家,仿佛考试第一名是人生的最终目标。但事实呢?中央教科院在2011年做过一个调查,叫做《上海教育》,得出调查结果:“调查了全国100位科学家、100位社会活动家、100位企业家和100位艺术家,发现除了科学家的成就与学校教育有一定关系外,其他人所获的成就和学校教育根本没有正相关关系。”相反,这些年,我们惊奇的发现,一些人,学历不高,却靠着自己的一技之长和不可替代性,在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