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学校开学工作计划安排范本(三篇).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4年学校开学工作计划安排范本(三篇).pdf

2024年学校开学工作计划安排范本(三篇).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学校开学工作计划安排范本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中心,以市教研室有关精神和区教研室制定的学期工作要点为指导,结合我校实际,把工作重点放到一线教学研究上,坚持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校为本,以生为本;务实教学;改变工作思路;拓宽教研模式。继续深入研究美术新课程标准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推进学校艺术特色项目建设,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一、工作要点(一)抓好规范化教学管理,加强常规教学工作研究与实施,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以学生为本,重视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强调学法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习惯的形成、心理素质的提高以及学趣的激发,让学生在"看看、想想、画画、玩玩"中轻松掌握知识技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动力和能力。(二)扎扎实实开展教研工作。加强学习《新课程标准》及美术教学理论,更新教学观念,抓住外出听课学习的机会,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积极参加新教材教学研究及观摩交流活动。(三)培养特长生,抓好美术兴趣小组培训工作,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绘画比赛,并选拔优秀作品向有关组织部门寄发。二、每月具体工作安排____月份:1、抓好学生课堂教学常规。2、配合学校做好橱窗更新工作。3、专科组研讨本学期美术工作计划。5、准备学校“绿韵杯”教学大赛说课环节。6、参加____区美术教研。(____月____日区教研室四楼电教室)。7、参加____区进修学校Flash动画制作班学习。8、配合学校宣传组织“书籍跳蚤市场”的活动。____月份:1、加强常规教学研究与实施。2、提前备课,写好教案及边教边悟。3、组织学生参加____市中小学动漫比赛。4、参加____区美术教师第____届美术作品“部落光影”展。5、准备学校“绿韵杯”教学大赛。6、参加____小学公开课教学观摩活动。7、参加区____市电子白板美术课教学交流。学校:____理工大学附属小学。____月份:1、参加____区中小学公开课教学观摩活动。2、科组教研活动,集体备课。4、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第二____届科技创新绘画比赛。5、做好美术兴趣班培优工作。____月份:1、布置学生美术作品展。2、参加市、区美术教研活动。3、专科组会议:教学经验交流,研讨教学有效性。4、科组内课堂教学观摩研讨。5、美术兴趣班考试与总结。____月份:1、参加区美术教研活动,做好科组和个人学期总结工作。2、组织学生参加美术学科期末考试。3、整理上交资料,做好学期末总结。学校开学工作计划安排范本(二)为了做好新学期的各项工作,根据____文件和上级有关的会议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拟定如下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进一步巩固“双高普九”的成果,加强学校的内部管理和内涵建设;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创建德育特色,提高育人水平;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二、思路与要求1、队伍建设(1)学校班子建设(2)队伍建设首先是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大力培养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推动教师自觉养成基于“爱心”和“责任”的专业态度,全面提升师德素养。其次是要站在为教师负责的高度,引入“愿景管理”模式,引领教师参照《____<安溪县____-____年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划>____》(安委[____]____号),根据自身年龄特征、身体状况、专业特点和生涯设计,制定合适的专业发展目标。2、德育工作学校要坚持德育为先,加强学生德育训练。一是优化德育定位。根据《____、____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中小学德育工作整体化意见》、《____福建省中小学德育工作三年提升行动计划____》的精神,进一步抬升德育目标,把建设道德的人和道德的生活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目标,在强化养成教育的同时,大力弘扬“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的福建精神,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培养学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天下精神”,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为学生全面而健康地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二是改革德育体制。积极探索德育导师制,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切实改变教与管“两张皮”的现象,实现教与管的无缝衔接,实现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和全方位育人,形成学校德育工作整体合力。第三是创新德育模式。要充分挖掘、整合区域德育资源,积极推行“四个结合”,即德育与课堂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