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俗文化视角的古代文学论文.docx
民俗文化视角的古代文学论文民俗文化视角的古代文学论文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以民俗视角切入古代文学的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恰当渗透和运用民俗文化因素,在增强课堂趣味性,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知识面的拓展,文化素养的提升,古代文学教学效果的提高和改善也随之取得成效。笔者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对民俗视角的切入与运用贯穿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途径:(一)课堂教学中民俗文化因素的渗透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由文学史和作品选两大部分组成,具有相对固定的特点。从

古代文学名词解释 (2).doc
三古、七段三古之分,就是中国文学史大得时代断限。在三古之内,又可以细分为七段。上古期:先秦两汉(公元3世纪以前)第一段:先秦第二段:秦汉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第四段:唐中叶至南宋末第五段: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期)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1840)第七段: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1919)三古七段说主要着眼于文学本身得发展变化,体现出它得阶段性,而将其她得条件如社会制度得变化、王朝得更替等视为文学

古代文学论文《试论中国帝王文学 》_.doc
下载之前请注意:1: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问题,请尽快和我联系2:如果遇到文件中有些地方图片显示不出来的,可能是文档转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请和我联系,我将图片发送给你,给你带来的不便表示抱歉!请邮箱联系:lcs012@gmail.com古代文学论文《试论中国帝王文学》从类群的角度来划分中国古代文学,长期以来我们看到的有民间文学、妇女文学、宫庭文学或者贵族文学等,还有臣妾文学和圣哲文学等提法。然而,一个十分显著的文学类群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就是帝王文学。不过,主要从经济效益着眼的世俗的看重如出版帝王诗

探究古代文学中的酒与梦论文.docx
探究古代文学中的酒与梦论文一。酒与梦的非现实性醉后与梦后,人们都会用一个字来形容—醒。醒字木从“酉”,而“酉”最初又表示酒坛子之类的器皿。可见,“醒”的最初含义当是用来形容酒醒时的状态的。而“醒”字后来用于梦醒的含义,显然是人们认识到了醉后和梦中二者的相似之处—非现实性。醉后的迷离之感与梦中的朦胧之感,一起构成了一种“非现实”的“虚”的状态,使人们在有意无意之中,在这种近乎于“虚”的状态下流露出感情,这与许多作家的创作状态都是相通的。非现实性,主要表现为两个层次。首先,非现实性表现为对现实加工或变形后的描

多媒体环境下的古代文学论文.docx
多媒体环境下的古代文学论文讲授《水浒传》前不可以先播放《好汉歌》歌曲,同时在展示108位好汉的图像,营造“水浒”氛围。除了课堂导入之外,在讲授的过程中也可以随时利用多媒体图像、影音的优势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讲授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时辅以他们的肖像和著作的图片可以给学生留下直观的印象,从而形成感性认识。古诗词赏析是古代文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在教授时苍白的语言往往不能传达诗中的意境,学生囿于学识和体验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往往不够,从降低学习兴趣,出现厌学情绪。此时,结合内容配以景物图片、古典名曲或名家朗诵,可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总结.doc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总结一、课程简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开设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招生后的第二年,即1995年。社科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自1994年开始招收中英文秘书方向的本科生,此前的1993年开始招收中文文秘书方向的专科生,曾开设过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是此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前身。中英文秘书方向本科招生以后,正式开设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社科系1997年开始招收中英文秘书、应用中文两个方向的本科生。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成为这两个专业的主干课程。当时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授课的主要任课教师有李启华

成教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成教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ChineseAncientliterature课程编号:011301-4课程性质:成教学科基础课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文秘专业)先修课程: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后续课程:古代文学研究史专题总学分:18其中实验学分:0教学目的与要求: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最重要的主干课之一,是一门必修的基础学科、传统学科,它在中文专业乃至整个社会科学领域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设置本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知识与能力兼顾,重在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学好这门课,对于掌握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概况和成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050105).doc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050105)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之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较高层次的专业人才。1.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端正,学风严谨,有事业心,全心全意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服务。2.在较为全面、系统地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具有从事本专业教学、科研、编辑和其他实际工作的能力,为在主攻的领域内有所突破打好基础。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运用该门外国语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文献材料,有一定的

古代文学明代PPT整理.doc
01明代文学概说(1368-1644)一绪论二《三国演义》三《水浒传》四明代诗文五《西游记》六《金瓶梅》七“三言”、“二拍”八明代戏剧与《牡丹亭》绪论一、明代文学的总体特征二、明代文学繁荣的原因一、277年明代文学的总体特征:1、整个明代文学的发展轨迹,以嘉靖元年(1522)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作为元代文学的余波和明代中后期文学突变的准备,是中国中古文学的最后阶段;后期,中国文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进入了近古的新时代。2、各种文体具备,并达到了成熟。通俗文学——小说、戏曲创作勃兴,形成空前繁荣的局面

中国古代文学WORD 文档.doc
一、填空题1.女娲的故事属于神话。2.在梁时,萧纲为太子时带头写以宫廷生活为主要内容的风格轻艳的诗歌,号为“_______”。3.谢灵运的山水诗大部分作于他出任之后。4.杜甫诗句:“颇学阴何苦用心”中的“阴何”字指、。5.蔡邕的《》是乱世文人全身远害心态的写照。6.“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的神话人物叫。7.《诗经》四字句为主,韵律灵活,篇章结构则采用的章法。8.《诗经》在汉代出现了今文的鲁、齐、韩三家诗,鲁人毛亨和赵人的古文“毛诗”最终压倒了三家诗。9.《史记》全书共一百三十篇。由十二____、十表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2).doc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2)课程辅导计划一、课程性质、特点及教学目的《中国古代文学专题》(2)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专升本)的一门必修课程,课内学时108,共6个学分,开设时间为一个学期。《中国古代文学专题》(2)课程共包括两个专题,元明戏曲专题、明清小说专题。其教学目的是利用以往已经获得的文学史知识,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一些古代的重要文学现象以及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并希望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引发他们对文学研究的兴趣。二、教学媒体配置情况(一)文字主教材本课程以《元明戏曲》(李

古代文学常识填空练习 答案 2008.doc
新教材高中语文总复习(答案)古代文学常识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首,分风、雅、颂三部分,其表现手法是赋、比、兴。2,《四书》是《论语》、《中庸》、《大学》、《孟子》的合称。3,《五经》是儒家经典的合称,指《诗》、《书》、《礼》、《易》、《春秋》。4,《楚辞》是战国末期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的艺术形式创作出来的新体诗。屈原,名平,字原,代表作《离骚》是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其中名句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5,《春秋》相传为孔子所编撰,后由鲁国史官左丘明为之作传,全名叫《左氏春秋传

高中古代文学常识巧记忆.doc
每个学生都应该用的“超级学习笔记”□小郎录题□古典文学常识巧记忆古典文学常识巧记忆在识记文学常识的时候,同学们常常会因为文学常识所涉及内容太多而头疼,其实主要原因是没有一个系统而有规律的识记方式,在这篇文章当中,我们不仅将以时代为主线,以文学体裁为辅,利用简称和各种统称来帮助大家识记,相信这样的归纳方式会让同学们感觉便利许多。一、先秦文学从中国上古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期间的文学,叫先秦文学。1.神话神话产生在文字发明以前。神话中充满了丰富的想象,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在中国流传最广的神话

高考语文古代文学常识——by 佑子.docx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by佑子一、春秋战国1、《诗经》(1)《蒹葭》(《国风》)和《采薇》(《小雅》)选自《诗经》;(2)“六义”:风、雅、颂、赋(直接叙述铺陈)、比(比喻)、兴(起兴,借一个别的事物来开头,然后再转到正题,所借事物和所写的主要事物,有的相关,有的无关;有时兴中有比,称为“比兴”。)(3)《诗经》的表现形式“重章、叠句、叠字、双声、叠韵”。2、百家争鸣(1)《诸子喻山水》(2)《秋水》选自《庄子。外篇》,道家思想的代表作,由内篇、外篇和杂篇组成。庄子,名庄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3)《劝学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3).doc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一).先秦文学1.上古神话女娲(wā)补天、后羿(yì)射日、精卫填海、(盘古)开天辟地、黄帝战蚩(chī)尤(见于刘安:《淮南子》等)2.先秦散文A、儒家经典“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六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乐》。B.历史散文。《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总集,相传曾经由孔子编选。《左传》(编年体)、《战国策》(国别体)、《国语》(国别体)。“

古代文学考研参考书目.pdf
仅供参考1《中国文学史(新著)》章培恒等上海文艺出版社2《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王运熙等复旦大学出版社3《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上海古籍出版社4《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朱东润上海古籍出版社5《文学理论》[美]韦勒克等北京三联书店6《现代西方美学史》朱立元上海文艺出版社再详细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生阅读书目一先秦两汉书目十三经注疏阮元中华书局1957年用四部备要本重印全四十册中华书局1982年用原世界书局缩印本影印全二册四书章句集注四部备要本论语译注杨伯峻中华书局1981年修订重印论语新解钱穆孟子译注兰州

语文常备知识点古代文学.docx
语文常备知识点古代文学语文常备知识点古代文学在平时的学习中,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也不一定都是文字,数学的知识点除了定义,同样重要的公式也可以理解为知识点。还在苦恼没有知识点总结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常备知识点古代文学,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语文常备知识点古代文学11.孩提:指2—3岁的儿童。2.垂髫:三四岁至七九岁的儿童。(髫指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3.总角:七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4.黄口:十岁以下。5.

古代文学研究生论文.docx
古代文学研究生论文关于古代文学研究生论文范文中国古代文学,从诗骚词赋到经史子集,从唐诗到宋词、元曲以至明清小说,经典篇目数不胜数,是瑰丽的中华文化宝库中的重要遗产。学术界对于“文学”这一概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产生了后来影响较广的狭义文学和广义文学观念或日纯文学与杂文学观念的争论。关于古代文学研究生论文范文篇1浅析古代文学作品的多元文化形态摘要:古代文学史上的很多作品都具有多元文化形态的特征。汉魏六朝小说体现了地理博物学、史学和宗教的多元文化特点,又具有文学想象、叙事、写人等小说文体元素。这种多元文化形态的

语文常备知识点古代文学.docx
语文常备知识点古代文学语文常备知识点古代文1。孩提:指2—3岁的儿童。2。垂髫:三四岁至七九岁的儿童。(髫指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3。总角:七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4。黄口:十岁以下。5。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6。束发:男子十五岁。(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7。及笄:指女子15岁。(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8。弱冠:男子二十岁。(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9。而立:男

中国古代文学史.pptx
绪论一、《四库全书总目》与中国古代学术分类:二、中国文学史学科的建立三、关于本课程书名四、本课程教材的分期:三古七段双视角五、文学批评四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