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造船模式.pdf
万方数据基于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造船模式袁萍一2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刚2004年第2期东造船(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关键词CIMS造船模式信息技术船舶是一种十分特殊的产品,一艘大型船舶由数以万计的零部件和配套设备构成,数十个功能各异的子系统,以船体为平台有机地整合成整体。因此,船舶制造业是综合工业之冠,涉及大量不同学科、专业和产品,技术领域宽广,技术更新频率较高,对高新技术的吸纳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简称CIMS。1974年美国的约瑟夫·哈林顿博士首先提出了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概念。20世纪90年代

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维修课程报告.doc
中国地质大学本科生课程论文封面课程名称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维修教师姓名马学生姓名学生学号学生班级所在专业日期:2012年10月23日一、现状说明1.硬件配置(主要硬件的性能参数)2.主板BIOS设置及操作系统的选择与安装、设备驱动3.防护软件及常用维护工具的使用,例如数据备份工具、硬件测试软件、注册表工具、系统管理工具、优化工具等4.应用软件二、主要用途(各类应用软件的使用频率)三、日常软硬件维护及优化方案四、存在的问题(碰到过的故障诊断排除,如黑屏、死机、蓝屏、病毒等各类软硬件故障)五、设计三套可行的购机方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10章 用户接口.ppt
计算机操作系统主讲: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刘循第10章用户接口10.1命令接口10.1.1命令接口及命令分类10.1.2命令方式10.1.3常用的UNIX命令10.1.3常用的UNIX命令(续)10.2图形接口在图形接口中,整个屏幕空间称为桌面。桌面上的常用图标有文档、系统、回收站、InternetExplorer、时钟等,如图10.2所示。10.3程序接口10.3.1系统调用函数(续)10.3.2UNIX系统中的系统调用(续)10.3.2UNIX系统中的系统调用(续)10.3.2UNIX系统中的系统调用(续

第1章 微型计算机系统 (2).ppt
汇编语言程序实用教程第1章微型计算机系统微型计算机(Microcomputer)简称“微型机”、“微机”,也称“微电脑”,是指以微处理器为基础,配以内存储器及输入输出(I/O)接口电路和相应的辅助电路而构成的裸机。由微型计算机配以相应的外围设备(如打印机、显示器、磁盘机和磁带机等)及其他专用电路、电源、面板、机架以及足够的软件构成的系统叫做微型计算机系统(MicrocomputerSystem)。1.1微型计算机系统硬件结构图1-1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逻辑结构1.运算器2.控制器3.存储器4.输入/输出设备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六章.pdf
第六章文件管理第六章文件管理6.1文件和文件系统6.2文件的逻辑结构6.3外存分配方式6.4目录管理6.5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6.6文件共享与文件保护6.7数据一致性控制6.1文件和文件系统6.1文件和文件系统6.1文件和文件系统6.1文件和文件系统6.1文件和文件系统6.1文件和文件系统6.1文件和文件系统基于文件系统的概念,可以把数据组成分为文件、记录和数据项1.数据项(1)基本数据项。这是用于描述一个对象的某种属性的字符集,是数据组织中可以命名的最小逻辑数据单位,即原子数据,又称为数据元素或字段。它的

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 (8).ppt
9.1防火墙的基础知识9.2防火墙的基本技术原理及其配置9.3防火墙的主要性能指标9.1防火墙的基础知识9.1.1防火墙的基础知识1.防火墙概述2.防火墙的基本概念1、除非明确允许,否则将禁止某种服务;2、除非明确禁止,否则将允许某种服务。前者在默认情况下禁止所有的服务,后者在默认情况下允许所有的服务,除非被网络管理员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具体改变。9.1.2防火墙的分类1.包过滤型防火墙包过滤型防火墙概述包过滤型防火墙的分类这类防火墙几乎是与路由器同时产生的,它是根据定义好的过滤规则审查每个数据包,以便确定其

用于微型计算机的小型实时操作系统.pdf
第二卷第六期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年 月用于微型计算机的小型实时操作系统唐云丽 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 本文介貂了采用 所定义的 , 操作作为系抚的控制机理以及某些软件技巧,故系就响应速快、性能好,有效地解决了实时应用中各任务简的同步,通信以及相互固隔离简题。敲操作系就为实时数据获取与控制应用服务。使用 微处理机作为仪表控制器的各用户,易于用模块程序方法,采用操作系统的各原藉,编写各自的应用程序,完成各自的功能。为了有效地进行控制和管理仪表的各个部分,实现测量与控制自动化,需要一个强

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设计报告.doc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课程设计专用纸第页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名称网络安装与维护实训Thenetworkingpracticebysetupandmaintain课程代码B7042043设计题目《网络安装与维护实训》系列课程设计题目序号设计时间2012年1月2日——2012年1月13日系(院)计算机信息与工程学院专业计算机工程班级0910411109104112一、课程设计任务(条件)、具体技术参数(指标)(1)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协议和体系结构;(2)能够规划、组建、调试和维护局域网,并能够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试题库.doc
【课程信息】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编码:任课教师:侯艳艳;单承刚【录入】侯艳艳【章节】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述【知识点】1、计算机系统简介2、计算机的基本组成3、计算机硬件的主要技术指标【单选题】1.运算器的核心部件是。A.数据总线B.数据选择器C.累加寄存器D.算术逻辑运算部件答案:D2.存储器主要用来。A.存放程序B.存放数据C.存放微程序D.存放程序和数据答案:D3.至今为止,计算机中所含所有信息仍以二进制方式表示,其原因是。A.节约元件B.运算速度快C.物理器件性能决定D.信息处理方便。答案:B

计算机软硬件体系结构和原理.ppt
计算机软硬件体系结构和原理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计算机的硬件体系结构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记忆装置。数据或指令,以二进制代码形式存放。通过单元地址来读或写每个单元的信息。主要技术指标:存储容量和存取速度。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计算机的软件系统系统软件应用软件计算机语言计算机语言计算机语言软件与软件设计软件与软件设计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工具存储容量存取速度内存储器外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t5答案.doc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5答案一、选择题(共20分,每题1分)1.C2.C3.B4.B5.D6.C7.C8.B9.B10.B11.B12.C13.B14.B15.C16.A17.B18.C19.A20.C二、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1.A.2×(1-2)B.2×2C.2×2D.-22.A.指令周期B.机器周期C.节拍D.机器周期E.节拍3.A.18B.3C.1924.A.5.A.程序查询B.DMAC.程序中断6.A.8B.9C.16D.17三、名词解释(共10每题2分)同步控制方式答:任何一条指令或指令中的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协议与体系结构.ppt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技术前言0.1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的作用0.2该课程在专业体系中的作用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对该课程的学习要求课程进度安排实验一网络基本知识实验二网络应用实验实验三网络协议分析实验四转发表与路由算法第1讲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1.1.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1.1.2计算机网络的几种分类方法缓冲存储标志:表示帧的开始和结束地址:包括源地址和目的地址控制:报文类型和功能信息:传送的数据FCS:帧校验码存储转发报文的优点分组交换(包交换):定常报文为单位分组传输10100111010……………101101

第一章 计算机组成原理.ppt
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类学科本科教学中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它主要阐述构成一台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包括计算机的结构组成、各个功能部件的作用、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学习本课程旨在建立计算机系统的整体概念,对培养设计开发计算机系统的能力有重要作用。该课程为今后学习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容错技术、计算机并行处理、计算机分布式处理技术等课程打好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先修课程为信息论导论、数字逻辑设计;后继课程为微机系统与接口、单片机应用技术等系列课

09年计算机基本原理复习.doc
一、定点数计算1、已知X=—0.1110和Y=0.0101,用变形补码计算X+Y和X-Y,同时指出运算结果是否溢出?2、已知X=—43/64和Y=25/32,用变形补码计算X+Y和X-Y,同时指出运算结果是否溢出?二、浮点数计算有以下两浮点数(阶码和尾数都用补码表示)X阶码0001尾数0.10110101Y阶码1111尾数1.01100110求X-Y之值。三、简答题1、移码和补码的关系是怎样的?(范围一样,符号位相反)2、指令中操作数所在的位置有哪些?(1、指令中:立即数寻址,2、寄存器中:寄存器寻址,3

2004级计算机组成原理试卷(A卷答案).doc
第页共NUMPAGES5页南昌大学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试卷编号:(A)卷课程编号:H61030007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考试形式:闭卷适用班级:计算机2004级姓名:学号:班级:学院:信息工程专业:考试日期: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累分人签名题分20203030100得分考生注意事项:1、本试卷,请查看试卷中是否有缺页或破损。如有立即举手报告以便更换。2、考试结束后,考生不得将试卷、答题纸和草稿纸带出考场。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得分评阅人用n+1位长度(其中1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4章习题指导.pdf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4章习题第4章存储器例4.1设CPU有16根地址线,8根数据线,并用MREQ作访存控制信号(低电平有效),用WR作读/写控制信号(高电平为读,低电平为写)。现有下列存储芯片:1K×4位RAM;4K×8位RAM;8K×8位RAM;2K×8位ROM;4K×8位ROM;8K×8位ROM及74LS138译码器和各种门电路,如图4.1所示。画出CPU与存储器的连接图,要求G1Y7G2AY6G1、G2A、G2B,为控制端G2BCC、B、A为变量输入端BY0…Y7为变量输出端AY074138译码器1&&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报告17.doc
http://www.hope-city.comHYPERLINK\l"_top"http://www.hope-city.comHYPERLINK\l"_top"http://www.hope-city.com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报告专业名称:计算机班级学号:计算机0902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设计时间:年月日——年月日第一天取操作数微程序的设计和调试一、设计目标二、取操作数微流程三、测试程序、数据及运行结果格式如下:1、测试内容:立即数寻址、直接寻址测试指令(或程序):MOV#5678H,

计算机网络RIP V2协议.ppt
RIPV2RIPv2配置命令(1/2)RIPv2配置命令(2/2)实验拓扑图R1:设置端口e0/0,e0/1的ip地址,并且打开端口R2设置端口e0/0,e0/1,e0/2的ip地址,并且打开端口R3设置端口e0/0,e0/1,e0/2的ip地址,并且打开端口R4设置端口e0/0,e0/1的ip地址,并且打开端口PC1:IP地址以及网关PC2IP地址以及网关PC3IP地址以及网关RIPv2配置命令(1/2)RIPv2配置命令(2/2)RIPv2配置(1/8)RIPv2配置(2/8)RIPv2配置(3/8)

《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指导书.doc
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指导书计算机科学学院《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指导书实验一LAN组网及系统配置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计算机网络组网的层次化原则,掌握局域网组网中从物理层到网络层所应完成的基本任务;了解子网掩码的作用和工作原理,掌握IP地址的基本概念及C类基本IP地址的规划和配置;掌握hostname、ping、ipconfig、nslookup、nbtstat、netstat、arp、tracert、route、net等网络测试命令的使用及输出结果的含义。二、实验要求规划IP地址及子网掩码,配置网卡的相关参数

王诚教授计算机组成原理幻灯片.ppt
计算机组成原理录像课主要内容课程简介1.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的后续课程2.如何认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3.课程的教学定位4.课程的教学资源5.教学内容概述6.教学时数建议各章重点、难点教学指导第1章计算机系统概述计算机外围设备第2章数据表示和运算方法第2章数据表示和运算方法第2章数据表示和运算方法第2章数据表示和运算方法第3章运算器部件进位输出寄存器堆REGs由4组各32个寄存器组成,有3个控制端口(5位)提供寄存器编号,其中的2个(rs、rt)用于读,读出的数据将保存到寄存器A和B。1个(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