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理财意识工作报告.docx
上传人:宏硕****mo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强化理财意识工作报告.docx

强化理财意识工作报告.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强化理财意识,明确财政工作思路。把财政工作重点放在大力发展地方经济,优化财政收支结构,增强财政实力,实现预算平衡目标上来。在具体工作中首先要加快增收节支保平衡的意识。坚持量入为出、保平衡、多创收,坚持税中求进、保吃饭、定人心,坚持突出中心保重点、压一般,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大力宣传和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确保增收节支措施得到落实,确保预算平衡目标得到实现。其次是树立公共财政意识。公共财政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其核心内容是财政要以生产建设型转移到公共财政上来,财政过去投资到竞争性领域的钱也要逐步转出来,转到个人和企业办不了或不能办的公共需要上来。如教育文化、科学等公益设施和公共安全上来。再次树立经济发展的效益意识。要时刻牢记“效益”两字,树立投入与产出理念,使最少的投入实现最大的产出。当前要把经济发展的重心以注重数量、规模、速度转向注重效益和质量。积极调整经济结构,着力培育新的财源增长点,推进效益农业、资源型工业和旅游业发展。四是树立依法治税的意识,做到应收尽收,不收过头税,不能乱开减免税收口子,税收征管也要坚持公平、公正、透明,真正做到勤征细管,堵塞漏洞,狠抓纳税大户、重点税种的征管。坚持拾漏补缺,着重抓好零散税收的征管,聚小税为大财。二、强化综合财政管理,增强政府调控能力。1、加大预算约束,硬化预算管理。严格执行预算法,始终坚持财政预算、决策制度和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制度。按照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编制预算,对单位年度正常支出实行“定编定员、包干使用、超支不补、节余留用”的办法。对财政供养人员的管理,全面推行“增人计划卡”和事业单位录用工作人员考试考核制度,严把进人关。对车辆购置严格执行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的定编限额和专控审批制度。对公费招待实行定标、定单的制度,把这些居高不下的非生产性支出降下来,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2、对预算内外资金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核算。一定要明确预算外资金是财政性资金,而不是部门和单位的自有资金,其所有权和使用权只能属于政府,应由财政部门代表政府来行使管理权。要全面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对行政性收费、各项基金、罚没收入、国土收入实行票款分离,收入全额直接解缴财政专户,真正达到“收入税收化、支出预算化、管理规范化、督查经常化”。3、完善政府采购制度。逐步扩大政府采购范围,严格政府采购管理,达到节约资金,提高效率的目的。4、加强基本建设财务的统一管理。把全县所有公建项目纳入财政管理,严格控制各部门盲目搞和超越财力搞建设的情况。严格建设项目立项审批制度和竣工项目审计制度,严控控制对超规模建设、超预算投资行为发生。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节约财政资金。5、加大财政国库统一支付力度。加强会计核算中心职能,把各单位的资金纳入财政这个“大笼子”,实现开户、核算、拨付三统一,堵塞资金跑冒滴漏等问题。三、大力发展经济,稳固地方财源。要有效地增加地方可用财力,关键要大力发展经济,保证财源。2、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分税制改革后,营业税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无论从产业发展看,还是从当前的财税体制看,都要尽快实现从传统的只注重抓生产型财源建设向抓消费型财源和生产型财源并重转变。按照建设现代化旅游休闲城市要求,充分发挥我县资源优势,把旅游业作为未来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新兴财源来培育。要高标准、高起点制订《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及其他重点景区的详细规划,加强风景旅游资源的保护管理和旅游行业的管理,多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旅游开发。大力改造景区基础设施。多渠道、多形式拓展旅游市场,围绕旅游产业的发展,努力构筑“一业带百业”的发展格局,积极发展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等需求的第三产业。深入开发旅游农特产品、系列性旅游产品等,使旅游业真正成为经济增长点和税收增长点。3、大力发展效益农业,稳定基础财源。要加快效益农业发展必须充分发挥独特的气候、生态环境和地理优势,大力发展以绿色食品为特色的优势产品、名牌产品,实施名牌带动发展战略,实现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综合开发水平和效益。为此,首先要用好财政支农资金,把资金用于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用于扶持农业技术推广,用于基地建设。其次加强政策引导。在资金、用地等方面采取倾斜政策,积极推进资源型工业发展,壮大骨干财源,如石材加工、小水电、竹制品加工、矿产加工和绿色食品加工等行业,把资源优势转化为财源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