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年历史科中考知识点.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初三年历史科中考知识点.doc

初三年历史科中考知识点.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0年初三年历史科中考知识点20102010-3-14中考对历史知识的考查分为三个层次要求:识记,理解,运用.A,识记:再认,再现历史课本中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B,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准确地转换表述历史知识,对有关知识作出必要性解释,揭示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已知知识进行初步的合理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C,运用:在理解的基础上应用所学的历史知识,通过初步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思维活动,说明或解答问题.《中国历史》第一册中国历史》原始社会——战国:原始社会——战国:——战国(P1(识记一,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P1~6页)识记)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P1~((识记)1,元谋人:在云南省元谋县发现的,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距今约有170元谋人:万年.2,北京人:发现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距今约有70万年至约20万年,北京人:他们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已经懂得使用天然火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天然火:距今约七千年到五千年,开始了原始农3,河姆渡遗址(水稻)和半坡遗址(粟)河姆渡遗址(水稻)和半坡遗址(耕,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已经种植水稻水稻;黄河流域水稻的半坡原始居民(发现于陕西西安半坡村)主要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粟水稻和水稻彩陶是原始艺粟的国家.过着定居生活;都懂得制造和使用陶器,半坡原始居民烧制的彩陶彩陶术的精品;都懂得纺线织布.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是我国原始社会时期母系氏族公社繁荣阶段的典型代表.理解>二,商鞅变法(P29页)<理解>商鞅变法(1,目的:战国时期,各国地主阶级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目的2,开始: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开始(1)废井田,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2)奖励耕战,废除3,内容:内容:奴隶主贵族的特权;(3)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管理地方.4,历史作用:经过商鞅商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历史作用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日后兼并六国统一全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商鞅变法是当时一次最为彻底的变法.三,文字,孔子,百家争鸣(P38-39)文字,孔子,百家争鸣(P38-39)文字:P31)1,文字:P31)(<识记>识记>(1)甲骨文:商朝的文字,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所以称为"甲骨文".这是一种相甲骨文:当成熟的文字.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来的.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1朝开始.(2)金文: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金文",又称铭文;金文:(3)大篆:西周晚期,有人将文字统一整理成一种样式,这种字体称为大篆;大篆(4)竹书,帛书:战国时期,出现了竹书和帛书;帛书:(5)小篆,隶书:秦统一后,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以后又在民间流行笔画更小篆,隶书:简单的隶书.我国文字的演化过程:我国文字的演化过程:甲骨文(甲骨文(商)→金文(商,周)→大篆(西周晚期)→小篆,隶书(秦)金文(大篆(西周晚期)小篆,隶书(2,思想家老子(P36页)识记)(识记)春秋时期的老子,是道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著有《道德经,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道德经》道家道德经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他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后被道教尊为教主,称为"太上老君".(泉州清源山的老君岩就是宋代道教的老子的石造像)3,孔子:P37页)识记)孔子:((识记)(1)儒家学派创始人,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2)思想:孔子提出"仁"的学说,要求统治者能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思想任意刑杀.他的学说后来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到汉武帝汉武帝时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汉武帝文化的正统思想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正统思想(3)教育:孔子是一位大教育家,他兴办私学,广收门徒,他注意"因材施教",对教育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他要求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要经常复习"温故而知新".他还教育学生要养成老实的学习态度.(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4,都江堰(P27页)识记)(识记)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战国时期李冰都江堰程.它既消除了水患,有灌溉了大片田地,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两千多年来,一直造福人民.5,百家争鸣:P38-39)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