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临床第一个受体阻滞剂Pronethalol于1962年问世,其发明者JamesWBlack因提出受体阻滞剂的概念而获得1988年诺贝尔医学奖受体阻滞剂的发现和临床应用是20世纪药理学和药物治疗学进展的里程碑诺贝尔奖委员会对1988年生理学/医学诺贝尔奖得主JamesWBlack爵士的评价:“…自200年前发现洋地黄以来,受体阻滞剂是药物防治心脏疾病最伟大的突破…”内容提要内容提要心率——最重要的生命体征之一心率——临床医生评估病人状态最常用指标之一心率——反映交感、副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平衡的直接指标Framingham研究:心率与死亡率Kollochetal.EurHeartJ.2008;29:1327-34CASS研究:心率加快增加死亡风险心率: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静息心率减慢对冠心病的价值心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率住院期间死亡率:入院心率<60bp/m:7.1%入院心率>100bp/m:23.4%p<0.016个月死亡率:出院心率<60bp/m:0.8%出院心率>100bp/m:14.3%p<0.01多因素分析证实心率对死亡率具有独立预测意义心率增快导致心血管病死亡增加的机制调整心率正常标准?内容提要Oestlund-LindqvistA-MetalArterioscler1988;8:40-45受体阻滞剂有效降低稳定性心绞痛发作受体阻滞剂显著改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心肌缺血受体阻滞剂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美托洛尔显著降低心梗患者死亡率受体阻滞剂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美托洛尔显著减少急性期(15天)高危组的死亡率(MIAMI研究)受体阻滞剂早期治疗AMI的疗效——28项临床试验汇总分析(n>27000)Kendall,M.J.et.al.AnnInternMed1995;123:358-367β受体阻滞剂显著降低AMI的再梗风险(TIMI-Ⅱ研究)β受体阻滞剂对AMI出院后生存的影响β受体阻滞剂用于心肌梗死二级预防提高生存率,改善预后阻滞剂在心肌梗塞的二级预防β受体阻滞剂的长期治疗降低心梗后死亡风险β受体阻滞剂作用于整个冠心病事件链内容提要β受体阻滞剂在冠心病中的作用已得到充分的证明抑制过度激活的交感神经儿茶酚胺对心肌的毒性作用—主要通过1受体介导作用于RAS系统——降低肾素水平长期治疗——延缓、逆转心肌重构缓解胸痛,限制梗死面积降低心肌氧耗心率,心肌收缩力,血压增加冠脉血流灌注心率,冠脉舒张充盈时间延长增加心内膜下缺血心肌血流再分布心外膜→心内膜分流改善心肌能量代谢阻断1,脂肪分解,游离脂肪酸降低AMI心室破裂可能的发生抗心律失常作用:减少致命性心律失常其它:微血管损伤血小板聚集冠心病稳定性冠心病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有(或无)症状的陈旧性心梗(MI)急性冠脉综合征(ACS)ST段抬高ACSST段抬高的心梗(STEMI)ST段不抬高的ACSST段不抬高的心梗(NSTEMI)不稳定型心绞痛(UA)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治疗指南β受体阻滞剂是治疗稳定性冠心病的基石临床研究表明,β受体阻滞剂控制运动引起的心绞痛极为有效,可改善运动耐受性,减少或抑制有症状和无症状的心肌缺血事件β受体阻滞剂和钙拮抗剂控制心肌缺血的疗效相仿β受体阻滞剂和硝酸酯类药物联用的效果优于两者单用β受体阻滞剂可以和二氢吡啶类药物合用,但与非二氢吡啶类药物合用会增加心动过缓和房室阻滞的风险受体阻滞剂是唯一既改善症状,又能显著降低死亡率的抗心绞痛药物抗心绞痛治疗药物STEMI治疗指南β受体阻滞剂治疗STEMI的基本原则β受体阻滞剂治疗STEMI的禁忌证非ST段抬高ACS治疗指南受体阻滞剂在冠心病中的应用从治疗指南到临床实践(全部I类推荐)受体阻滞剂在冠心病中的应用从治疗指南到临床实践(全部I类推荐)受体阻滞剂在冠心病中的应用从治疗指南到临床实践(全部I类推荐)常用β受体阻滞剂使用方法与剂量CliveRosendorffetal.Circulation.2007;115;2761-2788.β受体阻滞剂的作用选择性缓释片一次服药能保持24h有效血药浓度缓释片能24h持续稳定阻滞1受体平稳降低运动时心率(EHR)倍他乐克缓释片的血药浓度更平稳出色的心率控制,患者获益更大个体化足量应用,患者获益更大个体化足量应用,患者获益更大内容总结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