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精编.docx
上传人:含秀****66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4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精编.docx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_1.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1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1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随着现代化通讯设备的日益、完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写信是比较传统、实用的方法。你给自己亲友写过信吗?(二)、学习乐乐给表哥的信:1、快速默读乐乐给表哥的信(屏幕出示)说说信的内容(信的内容:“我”和表哥国庆节曾见过面;元旦庆祝会上“我”被宣布为优秀少先队员,还表演了节目,希望表哥来信告诉我怎样过元旦的情况、盼望春节能再见面,告诉表哥他要的书已经买到,寒假带去。)2、结合信的内容,想想写信的用处。请同学说。3、与电话、传真相比,你认为写信有哪些优点?预设(二):由班级实际情况转学的同学或老师的来信,设置大环境背景,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学习需求。(三)、学习书信的格式明确:给亲友写信首先要学会如何写速看屏幕,研究信的格式有什么特点?1、逐项讨论,汇报,师板书:称呼第一行顶格冒号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完一件换一行,先写重要的事祝愿语:接正文(祝你),换行顶格(快乐)或另起一行空两格再另起一行顶格演示投影,以帮助理解姓名祝愿语的右下方(特别要注意代人写的信)日期姓名的下面(写信日)(顺口溜:第一行顶格称呼加冒号;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事情多要分段写,要紧事情写前面;祝愿语,可接正文写,也可另起一行空两格,再另起顶格祝愿词,最后写信人姓名和日期。)2、信与一般文章有什么不同?(一、格式不同:二、内容有所不同。文章一般要围绕一个中心写,而信的内容比较广,想告诉对方什么就写什么。)(四)、学习信封的格式:1、(屏幕出示信封):研究信封的写法,学生回答;2、总结:信封上收信人的地址与写信人的地址不可写颠倒。收信人姓名后的称呼是给邮递员看的,不能用“父亲”等诸如此类的话。3、作业:在信封上按信封格式写一个信封、评议。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2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2、通过读这首古诗,感悟边关将士悲苦的生活。教学重点与难点:品读悟诗情。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题,解题,读题(解题)凉州词:为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歌)配的唱词,不是诗题,而是一种曲调名。当时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二、初读感知1、出示合作学习要求:(1)将这首诗读给同桌听,要求读准,读通。(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意思。(3)将自学中不懂的地方标出来或写下来。2、学生按要求学习3、汇报(1)指名读文,齐读课文(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意思(3)质疑。三、赏析诗的首句抓住自下(游)向上(游)、由近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动人画面: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竟象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写得真是神思飞跃,气象开阔。诗人的另一名句“黄河入海流”,其观察角度与此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目送;而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虽也写观望上游,但视线运动却又由远及近,与此句不同。“黄河入海流”和“黄河之水天上来”,同是着意渲染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动态美。而“黄河远上白云间”,方向与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同时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不愧为千古奇句。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现了塞上孤城,这是此诗主要意象之一,属于“画卷”的主体部分。“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它远大的背景,“万仞山”是它靠近的背景。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益见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危。第三句忽而一转,引入羌笛之声。羌笛所奏乃《折杨柳》曲调,这就不能不勾起征夫的离愁了。此句系化用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意。折柳赠别的风习在唐时最盛。“杨柳”与离别有更直接的关系。所以,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的笛曲也会触动离恨。征人怀着这种心情听曲,似乎笛声也在“怨杨柳”,流露的怨情是强烈的,而以“何须怨”的宽解语委婉出之,深沉含蓄,耐人寻味。这第三句以问语转出了如此浓郁的诗意,末句“春风不度玉门关”也就水到渠成。用“玉门关”一语入诗也与征人离思有关。末句正写边地苦寒,含蓄着无限的乡思离情。四、拓展延伸1、学生交流背诵其他的边塞诗(略)2、教师推介五、作业:1、默写。2、积累其他的边塞诗。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望而生畏”“头昏目眩”“深渊”等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正确回答课后第一题的三个问题。2、情感目标:让学生懂得时时锻炼意志对人的成长的帮助与作用。3、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