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令诗词赏析.docx
上传人:一吃****福乾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采莲令诗词赏析.docx

采莲令诗词赏析.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采莲令诗词赏析采莲令诗词赏析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采莲令诗词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采莲令柳永北宋月华收,云淡霜天曙。西征客、此时情苦。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继肠争忍回顾?一叶兰舟,便凭急桨凌波去。贪行色、岂知离绪,万般方寸,但饮恨、脉脉同谁语?更回首、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注释】:①翠娥:指美女,此指柳永之恋人。②临岐:面临歧路,表示歧路分别。③轧轧:开门声。④凭:借。⑤行色:指行色匆匆,急急赶路。⑥方寸:指心田。【译文】:月亮收住了光辉,晨光已从深秋的天幕露出。西行的游子,此时心情最苦。心上人拉着我的手,直送到临歧,为送我推开朱红的门。好那美丽的脸庞儿,盈盈玉立,她一言不发,泪珠儿往下落,这断肠的情景我怎忍回头看?我乘一叶小舟,便划动急桨驾着江波远去。为贪图速度,哪知道搅得我万种惆怅从心底涌起,只能够含恨心间,幽情一片,向谁倾诉?再回首,重重城景已不见,茫茫寒江流向天外,两三点烟树,隐隐约约在眼前迷离。【赏析】:这首词写离别情。上片定离别时月落云收,霜天欲曙,离人去去情苦,居人依依不舍。“千娇面”至“断肠怎忍回顾”几句,生动细腻地描绘了离人内心的痛苦。下片写离人别后无限惆怅和不尽的留恋;而无人可与诉说愁苦,只能恨别吞声;其哀其痛,更是不忍受。这首词写离别情,则以景起,以景结,景中含情,余韵无穷。上片融写景、抒情、叙事于一体,生动地描写了“翠娥”为离别所苦的动人情态和“征客”“争忍回顾的复杂心理“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有似《雨霖铃》中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使那一刹那成为永恒,一顾难忘,回首断肠。下片描述离别后的种种感受,“便恁急桨凌波去”与“留恋处,兰舟催发”更是异曲同工,把主人公既依恋,又急于离去的复杂心态描述得惟妙惟肖。结尾以远景作收,更有含蓄深沉的艺术效果。“更回首、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宕开一笔,“重回首”不独美人已远,连重城也不可见,所见者唯隐隐三两烟树而已。景色清条凄凉,烘托人心情之孤凄。一顾再顾,可见步步留恋之意。此词以景语作结,笔力深厚。作者简介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其生卒年未见史籍明载,据今人唐圭璋《柳永事迹新证》,约生于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卒于宋仁宗皇佑五年(1053)。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代表作《雨霖铃》。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许。柳永生平早年经历柳永出身官宦世家,祖父柳崇,世居河东(今山西),曾为沙县县丞,在州郡颇有威信。父亲柳宜,出仕南唐,为监察御史;南唐灭亡后,柳宜供职北宋,任雷泽县令,不久,改为费县县令、濮州任城令。柳永即出生于其父任所(984年,费县)。淳化元年(990年),柳宜入汴京上书,授全州通判,柳永随父赴任。淳化五年(994年),柳宜以赞善大夫调往扬州,柳永随往,习作《劝学文》。至道三年(997年),柳宜屡迁至国子博士,命其弟携画像前往故里崇安,以慰家母思念,柳永随叔归乡。咸平元年(998年),柳永居家乡,游览名胜中峰寺,作诗《题中峰寺》。柳永读到《眉峰碧》,甚爱此词,将它题写在墙壁上,反复琢磨。咸平四年(1001年),柳永尝试为词,作《巫山一段云·六六真游洞》,歌颂家乡风景武夷山,有“飘飘凌云之意”。流寓江淮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计划进京参加礼部考试,由钱塘入杭州,因迷恋湖山美好、都市繁华,遂滞留杭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咸平六年(1003年),孙何知杭州,门禁甚严,柳永作《望海潮·东南形胜》,前往拜谒。此词一出,即广为传诵,柳永亦因此名噪一时。景德元年(1004年)秋,孙何还京太常礼院,柳永做《玉蝴蝶·渐觉芳郊明媚》,追忆陪孙何游乐情事。景德年间(1004—1007年),柳永离开杭州,沿汴河到苏州,作《双声子·晚天萧索》;不久入扬州,作《临江仙·鸣珂碎撼都门晓》,追忆旧游,度过了青年时期的一段放浪生活。科举之路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入京师汴京(今开封)。时北宋承平日久,都城繁华极盛:元宵,皇帝与民同乐;清明,郊外踏青;端午,龙舟竞渡;汴京风情,纸迷金醉。柳永凌云辞赋,将帝都的“承平气象,形容曲尽”。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春闱在即,柳永踌躇满志,自信“定然魁甲登高第”。及试,真宗有诏,“属辞浮糜”皆受到严厉谴责,柳永初试落第。愤慨之下作《鹤冲天·黄金榜上》,发泄对科举的牢骚和不满,但对中举出仕并未完全绝望。不久之后,柳永作词《如鱼水·帝里疏散》,对此次应试的不利,柳永已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