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观摩课《唯一的听众》听课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是秋****写意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小学语文观摩课《唯一的听众》听课心得体会.docx

小学语文观摩课《唯一的听众》听课心得体会.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语文观摩课《唯一的听众》听课心得体会小学语文观摩课《唯一的听众》听课心得体会范文导语:《唯一的听众》记叙了一位老教授是默默给予他人真诚无私帮助的慈祥可敬的老人。体会作者对老教授的感激与敬佩的思想感情。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这几周学校开展了校本教研赛课活动,今天轮到我们五年级的教研课,执教老师是王老师,她执教的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唯一的听众》,本文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千上百的观众演奏的事,赞扬了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钦佩和感激之情。总的来说,这堂课上得不错,有以下这些地方值得我学习。一:紧紧围绕单元重点:1、德育教育:阅读课文,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灵,体会真情给人们带来的感动;2、学习写法: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心理、语言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二:教学思路的设计合理巧妙:1、思路清晰——抓老妇人的“语言变化”这条主线贯穿全文的教学让学生领会文意;2、品读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情感和内心的变化,学习主人公的高尚品质。3、过渡句自然——从刚开始的导语到每一环节的过渡语到结尾的结束语都设计得很美,使整堂课浑然一体。三、对学生进行了多种能力的培养:1、让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总结“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2、对文中第10自然段的想象补充,以及最后的作业“想象空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3、“老妇人对我的每一句鼓励的话、跟着老师的导语接读、第9自然段指导读”,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四:“读写结合训练”符合大纲要求:课文空白处想象并写作,是这堂课的.一大亮点,也符合高年级“读写结合训练”的要求。讲文本与写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五、音乐的引入使课堂气氛活跃:这堂课王老师从“导语——课文朗读——配乐写作——课文升华”,始终将音乐潜移默化地贯穿整个课堂,起到很好的效果,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开头:更易于集中孩子们的注意力,振奋精神,放松心情,提高审美情趣,从而创设意境,创造一个有益于学习的积极情绪的环境。朗读时:语文课文的学习,朗读必不可少。在老师范读和学生朗读的同时,如果能配上音乐,就会使整个课堂丰盈起来,给朗读者和听众带来美的感受,写作时:都可以播放轻柔舒缓的音乐,音量尽量开得小一点。在优美音乐的陪伴下进行学习,不但能去除浮躁,放松心情,还能修身养性,培养高雅的情趣。使学生文思如泉涌,写出好文章。六、不足之处:1、导航一:思考一词后应该加冒号;2、课件上:重点词的字体颜色应该随着学生的回答变色;3、教师的点评应及时到位;4、第9自然段妹妹惊讶的感觉多余敬佩的感情;5、对语言文字的品析还不到位。七、疑惑之处:1、对于这样的课文,分段还学要进行吗?2、文章除了老妇人的语言,还有几处写得很美的句子,需要拿出来美美地读吗?3、对于课后的问题什么时候进行解答?八、重点收获;1、小学高年级的阅读课教学在教学思路的设计上要抓两点:写什么?(文章主要内容——多种形式的读,以读悟文)怎样写?(教写法)2、抓主线,线索要清晰;抓重点句,品读人物品质;3、继续训练学生的概括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