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doc
上传人:一吃****永贺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9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淮安市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doc

淮安市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福建省东山县海域发现了1件人类遗骨右侧肱骨残段,该化石由东山县博物馆馆长陈立群于1987年1月21日发现,后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尤玉柱、张振标鉴定,命名为“东山人”。材料说明研究远古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是()A.科学推断B.史籍记载C.化石D.DNA检测2.探究共性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相同之处是()。①会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②普遍使用磨制石器③经营原始农业④制作彩陶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我中华民族,天宝物华,地灵人杰,根深叶茂,源远流长。或招之聚于华夏,或去之散于五洲,天水一方,其源盖皆出于始祖轩辕也。”这篇祭文是在赞颂中国古代的()A.世袭制B.禅让制C.郡县制D.分封制4.《三字经》中记载.“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从中你能提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A.启建立了夏朝B.世袭制出现了C.夏朝把都城迁到了殷D.商纣建立商并被武王诛灭而亡5.2020年4月19日,“庚子岁”(2020)首届华夏文字节在湖北武汉举行,本次活动呈现了以甲骨文明为代表的华夏厚重、璀璨的传统文化。甲骨文成为中华文明代表主要是因为()A.商代文字B.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C.字母文字的起源D.目前我国发现了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6.“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通过对这段文字的阅读可以得知当时国家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状态()A.分封制逐渐瓦解,诸侯取代周王室,竞相争霸,操控政治局面B.完全分裂的一个状态C.爆发大规模的战争D.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7.四川某地二王庙的大殿有一副对联“六字炳干秋,十四县民命食天,尽是此公赐予;万流归一汇,八百里青城沃野,都从太守得来。”对联中的“此公”主持修建的防洪灌溉工程是()A.大运河B.都江堰C.灵渠D.江南河8.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面的双方能相互转化。”他是A.老子B.韩非C.孟子D.墨子9.我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自从秦统一六国以来,历代统一王朝采取了相应的治理措施。如下图,反映的是()A.加强君主专制B.加强经济治理C.文化教育措施D.巩固边疆措施10.刘邦进入咸阳后,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慰劳刘邦的军队,“唯恐沛公不为秦王”。由此可知,刘邦取得“楚汉之争”胜利的主要因素是A.深得民心B.善于用人C.严刑酷法D.军队强大11.东汉末年,关中地区人口从240万减少到50万,扬州从320万增加到433万荆州(今湖北境内)从359万增加到620万。导致这一时期南北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江南地区开发B.北方战乱频繁C.科技文化繁荣D.民族融合加强12.构建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如图是小明同学的学习笔记,其中空格处的内容应是A.统一文字B.焚书坑儒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以法治国13.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发展农业生产的根本目的是A.吸取秦亡教训B.减轻人民负担C.发展农业生产D.巩固封建统治14.识读历史地图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识读下图所示的战争示意图,指出此次战役的主要影响是A.奠定了秦朝统一全国的基础B.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C.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D.形成了南北朝分立对峙局面15.工艺流程与生产水平密切相关。观察下图,它反映了我国汉代哪一生产活动的工艺流程?A.造纸B.炼铁C.纺织D.制瓷16.下列选项中最能证明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项是A.张骞出使西域B.“丝绸之路”的开通C.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D.西域各国归附汉朝统治17.西晋时期,西部和北部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图中划斜线部分代表哪一个少数民族分布的地区?()A.匈奴族B.羌族C.鲜卑族D.氐族18.某中学史学社的同学们正在进行“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原因”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下列各项能入选该主题的是()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②北方人口大量南迁③南方实力相比于北方处于优势④江南地区社会秩序比较安定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19.我国原来居住在北方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开始大量内迁到黄河流域始于()A.秦朝末年B.东汉后期C.西汉后期D.南北朝时期20.他是南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有重大成就。他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他”是A.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