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哈工大2007年春季学期班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B)姓名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分数一、辩析题:(每题5分,共15分)1.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而不是物质的。答案要点:①马克思通过对人类实践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的全面探讨,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论断既批判了各种唯心史观,也阐明了社会与自然界的根本不同,从而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实践本质。②之所以说实践是社会的本质,这是因为: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第四,实践体现了社会规律的特点,即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来实现。③但是,确认实践是社会的本质,并不是否认社会的物质性,恰恰相反,而是更深刻地说明了人类社会物质性的特殊本质。因为实践的本质之一就是客观现实性,马哲把实践纳入物质范畴的理解中。2.“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肯定了真理的辨证法。答案要点:①所谓真理的辩证法是指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真理的绝对性有两层含义:其一,任何真理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其二,人的认识按其本性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真理的相对性指真理的条件性,表现为:其一,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只是对整个世界某一领域、某些事物和过程的一定范围的正确认识。其二,从深度上看,任何真理只是对特定事物一定程度不同、一定层次的近似正确的认识。因此,真理有待于扩展和深化。②“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唯心主义的主观真理论和形而上学的相对主义真理观的表现。它既否定了真理观上的唯物论,认为真理是主观的,没有客观性;又否定了真理观上的辩证法,认为真理只是相对的,没有绝对性。3.经济全球化趋势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出现的,因此,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是资本主义化。答案要点: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关系国际化发展的新阶段。由于经济全球化趋势是在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继续在世界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出现的,因此,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试题:班号:姓名:全球化过程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但是经济全球化是在现代科技革命和生产力巨大发展推动的结果,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其实质是实现资源配置的国际化。经济全球化作为当代的明显特征,表明人类社会经济和交往的形式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有难得的机遇,也有巨大的挑战,只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维护自身利益,并争取最大的利益。所以,经济全球化不是资本主义化,更不等于全球资本主义。二、分析题:(每题12分,共36分)1.试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分析我国按照“一国两制”方针解决台湾问题的具体政策。答案要点:①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以及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都贯穿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各种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事物特殊的质是由事物特殊的矛盾性决定的,要认识某一事物必须从分析该事物的特殊矛盾入手,因此,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解决,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一般来说,解决矛盾的基本形式有: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矛盾双方“同归于尽”;矛盾双方融合成一个新事物。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一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一国两制”,具体解决港、澳、台问题,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的要求。首先,“一国”是普遍性,“两制”是特殊性,“一国两制”是普遍和特殊、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按照这一方针解决台湾问题,就是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看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其次,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台湾可以拥有比港、澳更大的自治权——主要指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这又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矛盾特殊性的表现。再次,《反分裂国家法》规定,和平方式并非解决台湾问题的惟一手段,如果和平方式不能解决,就只能采取武力解决,这又体现了解决矛盾形式的多样性。总之,我国按照“一国两制”方针解决台湾问题的具体政策,是对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的生动说明。()试题:班号:姓名:2.试用历史唯物论的有关原理说明坚持资源、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协调发展的必要性。答案要点:①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