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高考地理 第一部分 微专题小练习 专练25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对策.docx
上传人:是雁****找我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3版高考地理 第一部分 微专题小练习 专练25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对策.docx

2023版高考地理第一部分微专题小练习专练25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对策.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练25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对策[2022·福建连城一中月考]观测发现,全球气候变暖使北极海冰面积大量减少。且研究发现北极地区变暖速度明显快于全球变暖速度,这一现象被称为“极地放大效应”,然而“极地放大效应”在南极却不明显。据此完成1~2题。1.相对南极大陆,北极地区变暖速度更快的主要原因是()A.南极地区地面辐射更强,地面热量散失得更多B.南极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多大风,增温不明显C.北极地区海冰融化多,减弱了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D.北极地区臭氧空洞变大,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2.“极地放大效应”带来的影响可能有()A.全球水循环更新速度加快B.北冰洋航道通航时间缩短C.北极地区极光现象明显增多D.欧洲和北美洲极端天气增多[2022·山西运城月考]冰川物质平衡又称冰川物质收支,即积累量与消融量的差值,受大气降水(固态、液态水)、气温及风等因素变化的影响。下图示意2011~2016年祁连山中段北坡“七一冰川”26个测杆点月平均冰川物质平衡随海拔的梯度变化。据此完成3~5题。3.“七一冰川”月平均冰川物质为最大正平衡的月份是()A.1月B.4月C.7月D.9月4.形成“七一冰川”1月平均冰川物质平衡状态的主要原因是()A.气温低,冰川消融量少B.冷空气活动频繁,降雪天气多C.积雪表面反照率低,消融加剧D.受风吹雪影响,降雪积累少5.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该地区冰川物质平衡的变化会导致()A.林线下降B.降水增多C.雪线下降D.冰川萎缩黑炭是化石燃料和生物质在缺氧条件下热解炭化产生的表面以灰黑色为主的一类大气污染物。黑炭能在空气中随大气运动扩散,会对冰川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全球气候。下图为青藏高原及周边冰雪中黑炭含量(单位为10-9μg/m3)分布图。据此完成6~8题。6.图中虚线圈内形成高含量黑炭带的主要原因是()A.油气资源开发B.交通运输发展C.牲畜粪便焚烧D.工厂废气排放7.青藏高原东南部空气中黑炭含量呈现夏低冬高的特点,主要原因是夏季()A.太阳辐射强,有利于黑炭的分解B.西风势力强,利于污染物的扩散C.气温高,利于大气中的黑炭自燃D.降水多,利于黑炭随降水沉降到地面8.冰雪表层的黑炭会对冰川产生重要的影响,主要是因为其对太阳辐射()A.吸收作用强,加速冰雪消融B.吸收作用弱,加速冰雪累积C.反射作用强,加速冰雪消融D.反射作用弱,加速冰雪累积专练25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对策1.C本题考查北极地区变暖速度更快的原因。北极地区变暖速度更快的主要原因是海上冰层的融化,导致反射太阳辐射的白色冰层面积减少,而深色的海水会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温度更高。2.D本题考查“极地放大效应”的影响。水循环更新速度加快说明降水更多,但全球气候变暖也会导致全球很多地区降水减少,A错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北冰洋冰山融化速度加快,通航时间增加,B错误;极光现象与太阳活动有关,与气温高低无关,C错误;欧洲和北美洲受北极地区影响大,“极地放大效应”会使其极端天气增多,D正确。3.B本题考查图文信息解读能力。据图分析,1月只有1个测杆点月平均冰川物质平衡明显大于0,绝大多数测杆点月平均冰川物质平衡在0附近或小于0;4月,多数测杆点月平均冰川物质平衡明显大于0;7月,全部测杆点月平均冰川物质平衡小于0;9月,5个测杆点月平均冰川物质平衡明显大于0,多数测杆点月平均冰川物质平衡在-80~0mm;故“七一冰川”月平均冰川物质为最大正平衡的月份是4月。4.D本题考查影响冰川积累、消融的因素。材料显示“冰川物质平衡又称冰川物质收支,即积累量与消融量的差值,受大气降水(固态、液态水)、气温及风等因素变化的影响”,祁连山中段北坡“七一冰川”1月平均冰川物质平衡状态多数小于0或接近0,1月祁连山中段北坡受西北风影响大,气温低、冰川消融量少若为主要原因,月平均冰川物质平衡状态应该大于0,因此这不是主要因素,A错误;若降雪天气多,积累量应该大于消融量,月平均冰川物质平衡状态应该大于0,B错误;积雪表面反照率高,消融慢,C错误;受风吹雪影响,降雪积累应该较少,可能导致积累量小于消融量,1月平均冰川物质平衡状态如图,D正确。5.D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暖对冰川消融的影响。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冰川消融量增加,积累量减少,雪线上升,冰川萎缩,林线上升,与降水无明显关系,D正确,A、B、C错误。6.B结合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分布可知,图中虚线圈内区域大致是青藏铁路和青藏公路经过的地带,所以该区域高含量黑炭带的形成与交通运输发展有关,B对;油气资源开发过程中不会使化石燃料和生物质在缺氧条件下热解炭化,A错;青海和西藏是我国四大牧区中的两大牧区,牧民燃烧牲畜粪便产生的污染并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