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1.docx
上传人:努力****绮亦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1.docx

202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1.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PAGE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1这首诗很奇怪,它是一首送别诗,从题目中可以解读出,它的中心词是送可是,看破这二十八个字,却难以找到一点送别时的气息,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课前也浏览了网友的一些相关的帖子,有的说是写景是为了表达对友人林子方的依恋之情,有的更离奇,说是杨万里这是话中有话,明摆着是暗中教林子方平步青去之术,只可惜林子方不喑其道真是众说纷纭,究竟应该把哪种解读,带给学生,思前想后,我觉得还是应该给学生一个时机,让他们自己来玩味一番。既然是因课文而得来的问题,还是让学生到课文里去找吧在教授这首诗时,按照常规教学,从诗题入手,先解读诗题,找出题目的中心词送,确定它是一首送别诗,由送别开始回忆、复习曾经学过的送别诗,学生尽数了所学过的所有送别诗如?赠汪沦?、?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接着再让学生设疑,眼明手快的同学就提出问题:老师,既然是一首送别诗,为什么它和我们刚刚背诵的一些不同呢,从中找不到一点送别的场景和情感我没有马上顺着她的思路展开,而是先肯定她的提问,鼓励学生好好学学这首诗,理解了字词,理解了诗意,品出诗情了,再来思考刚刚提出的问题。教学最后,我把刚刚学生提问拎了出来,既然是送别诗,为什么找不到送别的气息呢理解了诗意,学生开始议论开来:生一:我想诗人一定是想让林子方再看看这西湖美景,接天莲叶、映日荷花,多美啊,希望他不要忘了这西湖边的美景,更不要忘了西湖边有他的老朋友,记得常来观景叙旧。生二:我觉得是借景抒情,借西湖边的美景,来表达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感同样美好。生三:我也觉得是借景抒情,西湖边的荷叶多美啊,映日荷花,别样红,接天莲叶,无穷一碧,好花还得绿叶配,没有绿叶,花就显得孤单,没有花,光有叶也显得单调,诗人与友人的关系就像花和叶的关系,彼此是相互依恋,相互陪衬。看着学生侃侃而谈,我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荷花和莲叶他们想到映衬才表达出了没有,眼前的荷花是美丽了,无穷碧以外的荷花也是美丽的,因为有荷叶在映衬,诗人与友人的关系,就似这莲叶与荷花,无论是眼前还是以后,都是美好的,不会因为距离的改变而疏谈,正所谓海内存知己,天涯假设比邻一堂课最后以同学的解疑而结束,虽然我们的答案可能会有所牵强,但课堂本生就是一个思想的迸发的场所,没有好与不好,只有想与不想,只要学生投入地思考了,思维得到启迪与锻炼,也就完成了这堂课的任务。内容总结〔1〕生二:我觉得是借景抒情,借西湖边的美景,来表达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感同样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