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之美太鲁阁地质景观.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1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岩石之美太鲁阁地质景观.doc

岩石之美太鲁阁地质景观.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岩石之美─太魯閣地質景觀教學設計:台北縣立鷺江國民中學劉惠蓉宗旨:台灣位於歐亞大陸與菲律賓海板塊之交界,劇烈的板塊擠壓,造成壯麗的景觀,尤其東部地區,中央山脈自平地拔地而起,形成世界少有的挺拔山景!藉著野外考察,讓孩子們欣賞撓曲的岩石紋路,體會大地劇烈的力量對岩石所造成的影響,見識到即便是堅固無比的岩石也會在力的作用下形成美麗的紋路!更會在熱力與壓力作用下,使岩石也難逃變質之命運!有受力作用而產生形變行程設計太魯閣國家公園全程約四小時(不含往返車程)活動流程活動名稱岩石之美─尋訪太魯閣國家公園教學設計劉惠蓉學習目標砂卡礑步道─褶皺九曲洞─變質岩、河蝕洞、曲流、大理岩學習領域自然與生活科技適用年級九年級教學時間240分鐘能力指標教學流程教學資源評量重點【先備知識一】岩石受力的影響:褶皺向斜構造背斜構造斷層正斷層逆斷層平移斷層【先備知識二】方位辨認指北針利用太陽的影子課堂上講解器具:指北針、紙、筆2-3-4-4知道生活環境中的大氣、大地與水,及它們間的交互作用。1-3-3-3由相關活動,綜合說出生態環境的主要特徵並加以分類。2-3-4-4知道生活環境中的大氣、大地與水,及它們間的交互作用。2-3-4-4知道生活環境中的大氣、大地與水,及它們間的交互作用。2-3-4-4知道生活環境中的大氣、大地與水,及它們間的交互作用。2-3-4-4知道生活環境中的大氣、大地與水,及它們間的交互作用。【野外觀察】砂卡礑步道褶皺與變質岩岩層受力的證據─沿路有許多岩層扭曲的現象,即褶皺的地質景觀,代表在板塊交界帶的台灣,受到強烈的擠壓,地底下深處的岩石在高溫高壓作用下就產生形變;而岩石的性質有些就產生變異,而形成變質岩例如:綠泥石、雲母等。而變質岩多成片狀或或板狀構造,當我們敲打岩石時就容易順礦物平行排列而裂開,這種結構現象稱為變質岩的葉理,是變質岩的一種特徵。板岩和千枚岩的葉理又稱為「劈理」,片岩的葉理稱為片理;但有些變質岩經過再結晶經作用之後呈現塊狀,沒有明顯的葉裡,例如大理岩、石英岩等河階立霧溪立即多次顯著的地形隆起運動,每次隆起都促使和流向下侵蝕加劇,此時河流的攻擊坡(外坡)所受的侵蝕力較大,舊河床較難留下;對岸堆積坡受到的侵蝕力較小,而能殘存下來。當河流繼續下切,殘留的舊河床相對提高,就形成了表面平坦的河階地形。這種作用持續下去,便可以造成好數層高度不等的河階地。砂卡礑步道沿線可以見到河階地形,代表河水的向下侵蝕作用強烈,加上地形劇烈的台生,而形成明顯的台階,稱為河階曲流河水流動受到阻礙,常有向外側遠離的現象,當河水衝向左岸時,崖壁受流水衝激產生侵蝕,逐漸形成凹岸;反之,右岸因水流速減慢,衝力小,乃生沉積,形成凸岸,凹凸兩岸合起來就是一個河灣,在地形上稱為曲流峽谷地形立霧溪主流及各支流的河蝕作用劇烈,下切作用極為發達,立霧溪流域以天祥、岳王亭一帶為界,下游因岩石性質軟硬,對侵蝕作用抵抗力較大,形成陡峻的峽谷地形。立霧溪由太魯閣到天祥一段,尤其是九曲洞及大斷崖兩地,河流兩岸呈千尺絕壁,河流鑿過大理岩層,形成俗稱的太魯閣峽谷,是世界罕有的雄偉峽谷埋積谷(U形谷)在慈母橋的東側橋端,向河流台地的方向觀察,會發現在岩層的中間夾雜了一層厚層而未膠結的河流沈積物。由於沉積不易聚合的特性,容易受雨水侵蝕帶走,平常無水時則成為乾溝。如果仔細觀察沈積物所在的地方其實是一個「U」形谷,這些沈積物是在「U」字形谷形成了以後才堆積而成的,這種谷即稱為「埋積谷」斷崖斷崖是因斷層作用使地層上升或降低,造成壁立高聳的斷層面所造成成。一般而言,斷崖僅見於正斷層,倘經長久時間的侵蝕,此種斷崖亦將不顯著在實際觀察中辨認褶皺在實際觀察中辨認變質岩(矽質變質岩、大理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