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教案最新一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教案最新(精选3篇)一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教案最新篇1教学目标:学生进一步明确乘法的含义,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口诀标的'排列规律,熟记1~6的乘法口诀,并且能利用口诀进行熟练计算,同时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综合能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建立本单元知识系统,巩固知识。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1.同学们回忆一下,这一单元我们学过了哪些内容?学生小组回忆交流,然后在班内汇报。2.教师小结,并交待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二、探究体验1.出示1~6的乘法口诀空表,组织学生回忆归纳,把口诀填入表中。2.读表中的乘法口诀,仔细观察:表中的乘法口诀是怎样排列的?引导学生从横看、竖看、斜看等几方面尽可能的观察仔细、全面。然后进行小组内交流。1.学生分组摆乘法算式卡片,摆成一个有规律的表。并把本组的作品在全班展示。2.出示第2题图,学生观察图,说图意,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寻找所需要的信息,自己解决问题。提醒学生注意:图中每个小朋友手里还拿着一朵花。三、实践应用1.完成练习十四第1题。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快又对。2.帮助小动物找家一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教案最新篇2教学内容:西师版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第1~3题,练习十二的第1~4题、第6题,整理和复习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提示:这节课主要是复习整理“11~20各数”的分成、意义等,有关计算不是重点。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对11~20各数的认识;巩固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并能比较大小。2.巩固认识“个位”、“十位”的意义,能熟练地口算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算式。3.初步感知整理和复习的作用,进一步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巩固11~20各数的大小、顺序,熟练掌握大于号小于号的用法,练习不进位、不退位的加减法。教学难点:让学生感知“整理和复习”的作用。教具准备:多媒体。学生每人准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建议:可以预设几个情景来进行导入。如回忆法、复习导入法、故事导入法等。谈话法:师:同学们,我们回忆下这几天我们都学会了什么?指名说。师生补充评议。师:这节课,我们用两节课的时间来复习一下这些内容,这样能让大家更熟练的掌握这些知识,这节课是第一课时。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这是复习课,暗示他们体会复习课和新学课的不同处,体会复习整理课可以让他们巩固所学的知识,是一种“学习效益”很好、“非常重要的课型”。复习导入法师:请大家打开课本,看一看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学生可以小组讨论交流。也可以学生看书,回忆本单元的内容。学生汇报自己看到的内容。师:这节课我们来复习第一部分内容:认识11~20各数。教师板书:整理与复习故事导入法:教师可以选择最近发生的一些数学小故事导入本课。比如师:我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刚才x同学的说他一口气吃了19颗糖,妈妈说她吹牛说大话。你们觉得这是真的吗?学生猜测。教师回答:他吃的`是一种很小颗粒的糖,你看,(教师展示)一小袋有10颗,另一小袋是9颗,一共是多少颗?师:x同学的回答又准确又完整,我可以送你1袋糖。请下课后到老师这里来领取。请其余同学向他学习。……二、探求新知1.教学课本66整理与复习第1题“想一想,说一说”。教师出示第1题的图,学生观察,这些同学他们都会什么?你会吗?你还会些什么?和同桌说一说。教师巡视指导明了学情。指名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的情况,师适当增加一些内容。例如师:谁会从20数到11?11和20比谁大于谁?谁小于谁?小于号怎么用?1个十3个1组成什么数?1个十7个1组成什么数?16是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13+6怎么算?17x4怎么算?……练一练:完成课本练习十二的第1题,第2题,第3题。第1题的第(2)小题难度大一些。师提示,哪两个数之间差2?再让学生完成。完成后让师生一起订正。【设计意图】教学中尽量提供学生思考时间,表达机会,让学生的数学思维有良好发展空间。2、教学课本“整理与复习”第2题:拨一拨,说一说。师:刚才,……同学们做得很认真,很少出错,你们真聪明。现在我们来解决第2题。师出示计数器:问这是什么?这个位置是什么位?这个位置是什么位?这个位置上拨一个珠子,表示多少?这个位置拨一个珠子表示多少?谁来拨出12?谁来说一说12在谁的前面,在谁的后面?谁来拨出14?谁来说一说14在谁的前面,在谁的后面?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鼓励。完成课本67页第4题。师介绍题意后,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了解学情。【设计意图】以教师问x学生答的方式来完成这样类型的任务,速度快,效果好。而如果让学生分角色合作来做的话,师不怎么好组织,耗费的时间更长,感觉没有必要。三、巩固新知师:通过刚才的复习,这些知识我们更熟悉了,是吗?不过学会了,我们还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