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学-固体燃料煤的燃烧精品PPT课件.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PPTX 页数:45 大小:1.8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燃烧学-固体燃料煤的燃烧精品PPT课件.pptx

燃烧学-固体燃料煤的燃烧精品PPT课件.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6.1固体燃料煤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的70%以上;消费的煤中80%以上用于燃烧;我国是少有的以煤为主的国家;煤的燃烧比较复杂,木柴等容易燃烧;煤中焦炭占煤中可燃质重量的55~97%,焦炭的发热量也占煤的总发热量的60~95%。一、煤的种类及其化学组成泥煤最年青的煤,由植物刚刚变来的煤。在结构上,它尚保留着植物遗体的痕迹,质地疏松,吸水性强,含天然水份高达40%以上,需进行露天干燥。在化学成分上,含氧量最多,高达28%~38%,含碳较少。在使用性能上,泥煤的挥发分高,可燃性好,反应性强,含硫量低,机械性能很差,灰分熔点很低。用途:烧锅炉和做气化原料,制成焦炭供小锅炉使用。地方性燃料。褐煤褐煤是泥煤经过进一步变化后生成的,由于能将热碱水染成褐色而得名;与泥煤相比,密度较大,含碳量较高,氢和氧的含量较小,挥发分较低;褐煤的使用性能是粘结性弱,极易氧化和自燃,吸水性较强。新开采出来的褐煤机械强度较大,但在空气中极易风化和破碎;地方性燃料。烟煤表面呈灰黑色,有光泽,质松软一种炭化程度较高的煤;与褐煤相比,它的挥发分较少,密度较大,吸水性较小,含碳量增加,氢和氧的含量减少;烟煤的最大特点是具有粘结性,这是其他固体燃料所没有的,因此它是炼焦的主要原料,是冶金工业和动力工业不可缺少的燃料,也是近代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无烟煤呈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燃烧时没有煤烟,仅有很短的青蓝色火焰,焦碳也没有粘结性。矿物化程度最高的煤,也是年龄最老的煤。特点是密度大,含碳量高,挥发分极少,组织致密而坚硬,吸水性小,适于长途运输和长期储存。主要缺点是受热时容易爆裂成碎片,可燃性较差,不易着火。由于其发热量大,灰分少,含硫量低,而且分布较广,因此受到重视。可以用于气化,或在小高炉和化铁炉中代替焦碳使用。不同种类煤的特点燃料种类煤的化学组成二、煤的使用性能煤的发热量(与炭化程度有关,含碳量87%时发热量到最大值)定义:1kg煤完全燃烧后所放出的燃烧热称为发热量,单位千卡/千克。用途:评价燃料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计算燃烧温度和燃料消耗量时不可缺少的依据。表示方法:比热、导热系数煤的比热随炭化程度的提高而变小。与水分和灰分含量成线性关系。泥煤:0.33;褐煤:0.29;烟煤:0.24煤的导热系数随炭化程度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煤:0.2~0.3千卡/米·小时·℃反应性和可燃性煤的反应性:煤的反应能力,即燃料中的碳与二氧化碳及水蒸气进行还原反应的速度。反应性的好坏是用反应产物中CO的生成量和氧化层的最高温度来表示。CO的生成量越多,氧化层的温度越低,则反应性就越好。煤的可燃性:燃料中的碳与氧发生氧化反应的速度,即燃烧速度。煤的炭化程度越高,则反应性和可燃性就越差。6.2碳的燃烧化学反应煤的热分解煤被加热到一定温度后,进入热分解阶段。热分解阶段释放出焦油和气体,并形成剩余焦炭,这些焦油和气体称为挥发分。挥发分由可燃气体混合物、二氧化碳和水组成。其中可燃气体包括一氧化碳、氢、气态烃类和少量酚醛。煤加热时释放出的挥发分的重量和成分取决于加热升温速度、加热最终温度和在此温度下的持续时间。根据升温速度不同,将热解过程分为慢速热解和快速热解:慢速热解:加热煤粒的升温速度小于2℃/s;快速热解:加热煤粒的升温速度大于104℃/s;居于慢速热解和快速热解之间的热解过程为中速热解。碳的晶格结构金刚石晶格结构——对燃烧技术没有意义石墨晶格结构:由六角形组成的基面叠结而成。晶体内部每个碳原子三个价电子在基面内形成稳定化学键,第四个价电子则分布在基面之间的空间内,键的结合力较弱。常温下,碳晶格表面和周界上能吸附气体分子,称为物理吸附。物理吸附不能发生化学变化。温度较高时,气体分子具有较高的相对速度,能侵入石墨晶格表面层基面间的空间内,把基面的空间距离撑大,和碳原子形成新的键。碳和氧会形成固溶络合物,该络合物可能会由于其他具有一定能量的氧分子碰撞而结合成CO和CO2。温度很高时,单纯物理吸附不存在,晶体周界对氧分子的化学吸附能力增加,吸附后形成的碳氧络合物会受热分解成为CO和CO2气体,或被其他分子碰撞而离解,离开晶体而形成自由分子。碳燃烧的化学反应机理碳燃烧是一个气固间的异相化学反应过程,此时碳和氧之间的反应是在碳的吸附表面上进行的。研究表明,碳与氧相遇后首先发生初次反应:初次反应生成的CO和CO2通过周围的介质扩散出去,能够重新被碳表面从气体介质中吸附,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二次反应。初次反应和二次反应同时交叉平行进行着,构成碳燃烧过程的基本化学反应。碳表面有水蒸气存在时,还可能进一步进行以下反应:在靠近碳表面的气体